近日,洪泽汇景新区医院康复科收到了一封特殊的表扬信。说它特殊,不仅因为写信的是一位89岁高龄的孙爷爷,更因为信上的每一个字,都是老人用颤抖的双手一笔一画写就的。
今年10月,当孙爷爷从市区一家三甲医院转入洪泽汇景新区医院康复科时,他面临的是一场极为严峻的挑战。 彼时,脑干及右侧额叶的急性脑梗死,加上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已让这位高龄老人的身体几乎被击垮:肢体功能完全丧失:卧床,左侧肢体肌力仅为0-1级,无法坐起,更无法站立与行走,生活完全依赖他人。 吞咽功能严重受损:存在严重的吞咽障碍,饮水呛咳频繁,一度只能依靠鼻饲管维持营养。 言语功能几近丧失:言语含糊不清,无法与人进行有效交流,视物模糊,认知功能也明显下降。 基础疾病复杂:加之此前的严重肺部感染,身体极度虚弱,康复之路布满荆棘。 面对高龄、病情复杂的孙老,康复科团队为老人制定了详细的康复计划,通过系统的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言语吞咽训练等方式,帮助老人一步步恢复功能。 运动治疗:从床上的被动关节活动、良肢位摆放开始,逐步过渡到核心肌力训练、平衡训练,利用器械辅助,一点点地帮助他重新建立站立和行走的能力。 作业治疗:专注于上肢精细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重建,从抓握勺子开始,一步步向生活自理迈进。 言语吞咽治疗: 通过口腔肌肉训练、呼吸协调训练与摄食直接训练,逐步改善吞咽功能。 物理因子治疗: 配合多种理疗仪器,缓解肌肉痉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在康复科的这些日子里,康复科团队耐心地指导每一个动作,医护人员细心地观察每一点变化。从床边的被动运动,到扶着栏杆艰难站立,再到迈出第一步、第二步...奇迹一点点发生了 最让医护人员动容的是,当孙老康复情况越来越好时,他坚持不要别人代笔,非要自己亲手写下这封感谢信。 那双曾经连水杯都端不稳的手,如今紧紧握着笔杆,在纸上一笔一画地书写。每一道笔画,都需要耗费老人很大的力气;每一个字,都是康复成果的最好证明。 这封朴实的感谢信,不仅是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感激,更是对医患情深的最好诠释。在康复科,这样的温暖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洪泽汇景新区医院康复科始终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用专业的医疗技术和温暖的人文关怀,为每一位患者的康复之路保驾护航。 我们为孙老的康复感到由衷高兴,也祝愿所有正在康复路上的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供稿|朱志瑶 编辑|褚梦雨 审核|陈 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