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选购平板电脑 对比参数,考量价格 满心期待下单 拿到手却发现 商家承诺的参数全都对不上? 案情简介 某天,小蒋在某购物平台浏览时看中了一款5G平板电脑,页面显示店铺为一家数码专营店,商品页面规格显示该平板电脑系2023新款,配有某知名品牌CPU处理器,13英寸,运行内存16G,储存内存128G,分辨率为3840*2160。 因平时会打游戏,小蒋对平板电脑的运行速度有一定要求,因此下单前专门询问了客服处理器是否为某知名品牌CPU,客服给出了肯定回答。对各方面参数均满意,小蒋与客服核对了商品信息,并注明使用限时优惠,将储存内存免费升级到512G,小蒋下单并支付了938元。 签收平板电脑后,小蒋正常使用,用着用着却发现平板电脑运行起来并不如想象中的流畅,屏幕显示也没有预想中的清晰。于是,小蒋找到第三方检测平台对平板电脑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平板电脑的芯片并非购买时所确定的某品牌CPU,内存和屏幕分辨率也未达到商品页面所标注的规格。 小蒋遂与店铺客服联系反映情况,并通过网购平台申请退款,店铺客服表示可以换货或补偿20元,小蒋不满意店铺的处理方式。多次协商无果后,小蒋将经营店铺的公司诉至法院,认为其店铺虚构产品信息,虚报商品配置情况,经询问后仍称产品信息属实,属于欺诈行为,要求退货退款并赔偿价款的三倍金额共3752元。 法院审理 庭审中,小蒋拿出测试结果,显示该平板电脑CPU并非某知名品牌CPU;内存测试中有效填充内存2.07GB,预估总内存量3G,并非商家所称的16G;磁盘测试显示,该电脑总共110G,已用11G,与订单显示的512G储存内存相差巨大;通过对平板电脑截屏查看,图片数显分辨率800*1280,也远未达到商家承诺的分辨率为3840*2160。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0条 第1款 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法院认为,原告小蒋与被告公司建立了网络买卖合同法律关系。处理器芯片属于平板电脑的关键配置,运行内存、储存内存、屏幕分辨率也是平板电脑的关键规格参数,不仅是产品定价的重要基础,更直接影响产品的实际使用,是消费者购买时的主要考量因素。 被告公司是专业的电子设备销售商,理应掌握所售商品真实的配置及参数,却对案涉平板电脑进行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宣传展示,在消费者确认商品规格时,告知与事实不符的虚假情况,导致小蒋对商品产生错误认识而下单购买。 综上,法院认为被告公司的行为已构成消费欺诈,判决被告公司退还原告小蒋购物款938元,并赔偿小蒋损失款2814元;小蒋退还涉案平板电脑,退货运费由被告公司承担。判决后,被告公司履行了相关款项并将案涉商品链接下架。 法官说法 电子产品的快速迭代在提升生活便捷度和使用体验的同时,也因其技术日趋专业和复杂,使得许多不具备相关知识的消费者难以准确理解产品的关键性能参数。在网络购物过程中,部分不诚信的商家正是利用这种信息不对称,故意虚标产品参数,甚至对内部硬件配置进行造假,导致消费者陷入“消费陷阱”。 在此提醒商家坚守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时要做到真实全面地告知信息,让消费者根据需求自行选择,共同营造诚信公平的网购环境。 建议消费者选购电子产品时,通过查询、比对等方式仔细核验重要配置参数,优先选择信誉良好、资质齐全的正规商家,并注意保留购物凭证、商品宣传截图等证据,以便及时、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