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下午, 王女士(化名)抱着一箱旺仔牛奶, 再次走进洪泽区中医院肿瘤科, 她是专程来感谢护士马金梦的。 时光倒回至9月22日傍晚,王女士(化名)因肿瘤病情导致言语不利、头晕,独自一人来院急诊。当时她没吃饭,身体状况不佳。当日小夜班护士马金梦了解到这一情况,默默将一瓶旺仔牛奶递到了她的手中,并温柔地询问她还有什么需要。 这个看似微小的举动,却被王女士(化名)牢牢记住。近半个月后,尽管视力因病情影响模糊不清,家境也并不宽裕,她仍执意从双沟拎着一箱牛奶赶来,只为当面说声谢谢。 “那天要不是你那瓶牛奶,我可能就低血糖休克了......”她握着马金梦的手,声音有些哽咽,说着说着留下了泪水,马金梦连忙安慰,并耐心温柔的听她诉说,她反复说着感谢,也说肿瘤科的护士们都特别好,服务耐心,待人亲切。 由于肿瘤压迫眼睛看不清无法亲自书写,她请护士代笔,自己口述了一封感谢信。在信的末尾,她摸索着,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在医院这个见证无数生命故事的地方, 这样的场景算不上惊天动地。 一瓶牛奶,一箱回赠的谢礼, 一次代笔的托付, 构成了医患之间最朴素也最真诚的交流。 它无声地印证着: 有时,治愈不仅来源于药物与技术, 也来自于一份适时递上的温暖, 和那份被看见、被记住的善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