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出分, 又一批学子即将进入大学校园, 这是一份给你的《入学信》! 身为准新生的你, 期待满满的同时, 也要做好以下准备哦! “内部渠道”是骗局:招生期间,有不法分子声称能进行“修改分数”“低分高录”“花钱补录”等操作,切记!这百分之百是诈骗行为。对任何“特殊渠道”信息,立即拉黑举报,如已泄露信息或转账,应及时保存相关证据(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 别轻信“志愿包录取”手段:理性对待高价志愿填报服务承诺的“包录取”。如需在非官方渠道填写考生准考证号、身份证号、考生号等敏感个人信息时,务必高度谨慎,此类操作存在信息泄露风险。 认准邮政EMS:录取通知书一般是由邮政EMS寄送,要求到付邮费或非EMS快递的,需提高警惕、谨防受骗。 官方渠道验真伪:部分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考生信息后,伪造带有高校公章的录取通知书。考生和家长在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应立即通过本省教育考试院官网、录取高校招生网、“阳光高考”平台交叉查询录取信息。若对通知书有疑,应立即通过省考试院或高校官方电话核实,若遇诈骗或信息泄露,保存证据,速报公安机关,法院将依法严惩犯罪。 非对公收费不能转:有的不法分子在伪造的录取通知书中随附伪造的“入学缴费通知”,要求将学费、住宿费转入指定个人账户。高校学杂费用只在报到时或报到后由学校官方渠道(对公账户)收取。凡通知书中或签收前后要求预缴学费、保证金等到个人账户的,千万别转! 国家助学金是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的,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学生的助学金。申请人必须如实填报家庭经济情况等信息,并提供真实有效的证明材料(如低保证、残疾证、失业证、重大疾病诊断证明、家庭收入证明、贫困证明等)。如有虚报、瞒报,学校有权取消受助资格、追回已发放的助学金,并给予相应的校纪处分(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情节严重或涉及金额较大的,将受到法律严惩。 主动了解政策和规则:学生应通过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官网、国家开发银行助学贷款信息网等官方渠道,及时查询国家及贷款机构关于助学贷款逾期处理、利息计算、还款宽限期、本金延期偿还等现行规定。根据《财政部 教育部 中国人民银行 金融监管总局关于做好2025年国家助学贷款免息及本金延期偿还工作的通知》(财教〔2025〕69号)最新政策:2025年及以前年度毕业的贷款学生,2025年内应偿还的国家助学贷款本金,可经本人自主申请延期1年偿还。 警惕“征信修复”陷阱:连续多次逾期(特别是达到90天)将影响征信及后续贷款申请。个人征信记录由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依法统一管理,任何机构无权私自删改,如对记录有异议,可以向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提出申请更正。 社会上所谓“花钱消除不良记录”的机构或个人均属欺诈,他们既无合法权限操作征信系统,其“修复”手段往往涉及伪造证明文件等违法犯罪行为,更会趁机套取个人的身份证号、银行卡等敏感信息实施二次诈骗或非法出售。轻信此类骗局不仅无法消除征信污点,反而会导致财产损失、信息泄露甚至卷入刑事风险。 谨慎选择留学机构资质:选择留学机构时,必须核查其是否具备合法经营的营业执照及相应资质,并通过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核验境外高校认证状态。若遇留学机构存在虚假宣传或欺诈的情形,应做好证据材料留存,立即保全合同、宣传材料、缴费记录、沟通记录等证据,同步向当地教育局、市场监管部门、或教育部涉外监管信息网投诉举报;对造成重大损失的,应及时向法院起诉维权。 严审合同内容:对宣称“百分百录取”“免语言成绩入学”等高风险承诺应保持高度警惕,口头承诺未写入合同的不具法律效力。签署合同前务必逐条审查合同内容,重点确认:服务内容与收费明细,如申请院校数量、文书修改次数;退款条件及违约金比例;争议解决管辖地(部分中介机构注册地在国外,建议约定中国法院管辖)。 守护留学资金安全:坚决拒绝任何“代缴学费享折扣”等非正规渠道要求,学费必须直接支付至国外院校官方账户,中介服务费仅限支付至合同约定的机构对公账户并索要加盖公章的正规发票。绕过官方渠道缴费或向私人账户付款,极易导致资金被挪用、机构跑路甚至卷入洗钱犯罪。 坚持签订书面协议:口头承诺难以举证,发生纠纷时存在维权困难等情况,无论兼职时间长短、工作内容如何,请务必要求签订书面协议,大量纠纷源于无书面合同或合同约定不清(如工资模糊、支付时间不定),避免因证据不足而处于劣势地位。 协议核心要素:双方基本信息(姓名/单位名称、联系方式);工作内容、地点、时间;薪酬标准、计算方式、支付时间和方式(明确是现金、转账等);工作期限;安全责任(特别是有一定危险性的工作);保密义务(如涉及商业秘密);解约条件。 请勿缴纳“押金”“保证金”“培训费”:任何在入职前要求缴纳“押金”“保证金”“服装费”“建档费”“培训费”等费用的行为,绝大多数是违法行为,极有可能是诈骗!《劳动合同法》第9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遇到此类要求,应立即拒绝并停止接触,不要相信“工作结束就退还”等说辞。一定要保留好对方要求收费的证据(聊天记录、录音等),可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举报。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兼职过程中被要求提供身份证、学生证复印件甚至原件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存在巨大风险。请注意,证件原件不能外借!提供复印件时,要在复印件上标明用途(如“仅用于XX公司兼职入职审核,他用无效”),并写明日期。警惕要求手持身份证拍照、提供银行卡密码、要求开通网银或提供网银密码等异常要求,身份信息泄露可能导致被冒名办理贷款、注册公司、进行违法活动等严重后果。 按时足额获取报酬是法定权利:缺乏证据是追讨欠薪的极大障碍,追讨报酬需要证据证明劳动关系存在以及应得的报酬金额。如遇拖欠、克扣工资,先与用人单位沟通,沟通无果则及时收集证据(合同、工时记录、沟通记录、报酬凭证等),向学校相关部门反映,或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投诉举报。必要时,可寻求法律援助。 转载来源:洪泽法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