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5·19中国旅游日”,洪泽区国有旅游景区5月19日当日实行免门票政策,诚邀各地游客共赏湖光潋滟、人文胜景。 洪泽的这些风景免景区大门票,且容我轻启这卷湖光。 洪泽湖大堤——七十公里长堤,是水与时间的漫长谈判,每道石缝都拓着古人驯服洪流的掌纹。 冲军咖啡馆——“冲军”到湖边,把焦虑流放。旧船木托着咖啡香,芦苇帘筛碎日光,你只管陷进藤椅里,任湖风拆解疲惫,偷走半日史书外的江湖。 孤独的树——一棵树站成古堰的逗点,风与它平分湖色,云借枝桠晾晒心事。不必问年轮几何,你席地而坐时,它便赠你整片旷野的寂静。 水釜城——烟波绕城郭,苔痕上石阶。旧时漕船往来的喧嚷,如今都沉进水影里。只剩廊桥缄默,看游云掠过马头墙,把浮世斑驳,都画作一幅水墨残卷。 洪泽湖碑——一块碑,站成湖的标点。风蚀的铭文里,明清的雨势与工匠的锤音仍未退潮。苔藓替史官续笔,而月光常来拓印,关于驯水、裂石,以及永恒的对峙。 信坝遗址——一段残坝,伏如老蛟脊骨,明清的洪水曾在此裂石咆哮。青砖咬紧牙关,铁锭锈成褐泪,所有溃决与重筑,都成了湖的掌纹。 夕阳熔金时,人群跃入湖的扉页——水波将笑语揉成碎银,发梢滴落的暮色染透涟漪。 渔人湾灯塔——树影漫过堤岸,将湖水染成墨绿。老灯塔静立尽头,红白漆色剥落处露出时光的迹。偶有白鹭掠过,惊起一圈圈年轮——那是风与浪在湖面写下的日记。 银杏广场——庙会喧闹、渔鼓悠扬、节庆的灯火点亮湖岸…… 蒋坝老街——青石板蜿蜒,将岁月磨得发亮。斑驳的木门半掩,漏出油香与茶烟;灰瓦上爬着藤蔓,在风里轻晃。偶有自行车铃铛掠过,惊起檐角沉睡的夕照。这里的故事很慢。 洪泽院子——三两知己,一炉暖火。茶烟袅袅间,时光被拉得绵长。铁壶咕嘟作响,炭火噼啪轻吟,闲话随水汽缓缓升腾。 快活岭——杉林成海,绿浪接天。晨光穿过笔直的树干,在薄雾中织就金色纱帐。烧烤架上升起的烟火气,惊醒了草尖沉睡的露珠。 三河闸——铁骨横波,驯服淮水。潮起时浪涌如雷,闸落处碧波成镜。六十载开合,看尽稻黄鱼肥、云影帆过。一座闸,半部治水史诗。 蒋坝爱心树——自然写就的浪漫诗行——枝桠交叠成心,在风里轻轻摇晃。 山骨浸在湖里,泉眼淌着古籍的体温, 林深处,老子的传说与晨雾对弈千年。 四百亩萱草织就秋日信笺,三百亩稻麦翻涌成诗行,玫瑰在风里写粉色的十四行。土地在此松开领带,教人赤足踩进四季褶皱:春摘青蔬,夏收麦浪,秋割晚霞,冬藏一罐腌渍的湖光。 此地无藩篱,可执花剪作剑,可捧稻壳为盏,将城市倦意悉数归还给潮声。 湖面是倒悬的星空剧院——躺着,便成了旋律里最慵懒的休止符。 琴键是粼粼波光,人声漫过芦苇荡,晚风把散落的音符缀成你睫上的星。 5.19中国旅游日,白马湖生态旅游景区门票归零,诗意满格—— 游船裁开釉色绸缎,双鱼桥跃出碧波,衔住半朵流云。蓝是天空坠入湖底的碎瓷,桥孔如鱼吻,将倒影吹成漾漾的琴弦。 5月19日,门票免费,赴一场与阳光的约会—— 千亩花田翻涌成海,风一吹, 连呼吸都染上梵高笔下的金黄。 编辑 | 朱 丹 审核 | 蒯 芳 审定 | 胡文贤 注:图片来源于洪泽湖文旅集团、贺敬华、孙永超,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遇到1、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2、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3、文章内容发现错误等情况,请第一时间私信“洪泽文旅”,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