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论坛

  • 网站客服:0517-87228198
  • 合作热线:13915154595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739|回复: 3

重要提醒!关闭手机这个功能

[复制链接]

270

主题

284

帖子

7697

积分

高一

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7697
发表于 2025-3-29 14:3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IANA 保留地址
        近期,中国消费者协会陆续收到消费者声称因“免密支付”功能导致账户资金被盗刷的投诉。为切实保护消费者财产安全,提升风险防范意识,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提示,网络购物谨慎使用手机“免密支付”功能,避免因账户权限过度开放而引发资金损失。
        为何“免密支付”易成盗刷漏洞?“免密支付”即“无需密码确认支付”,是部分支付平台或应用为提升支付便捷性推出的功能,用户开通后,单笔交易金额在一定限额内可直接扣款。然而,这一功能若被不法分子利用,可能带来严重安全隐患。

        一是手机丢失或账号泄露时风险激增。若他人获取您的账号或设备,可通过“免密支付”直接消费或购买虚拟服务,且无需二次验证。

        二是小额免密累积大额损失。部分平台免密额度虽设单笔上限(如1000元以下),但短时间内高频次小额盗刷仍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三是隐蔽性强,难以及时察觉。盗刷交易通常通过绑定支付平台的虚拟服务(如游戏充值、App订阅)完成,或者在机主凌晨熟睡时段完成,消费者发现时往往已产生多笔扣款。

支付风险的主动防范措施有哪些?

        为降低盗刷风险,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非必要不开启“免密支付”

        优先关闭免密功能,检查是否绑定支付宝、微信或银行卡,并关闭“免密支付”权限。若需保留部分免密服务,建议单独设置。另外定期检查授权应用,移除不常用或不信任的第三方应用支付授权。

        ——定期检查扣款记录

        及时查看账单通知,关注支付宝、微信或银行发送的扣款短信,发现不明消费立即核查。定期检查订阅服务,取消不再需要的自动续费项目。

        ——强化账户安全保护

        一是设置高强度密码并注意更换。避免使用生日、连续数字等简单密码,并开启双重认证功能,防止账号被恶意登录。二是关闭非必要支付权限,尤其是苹果手机用户如无需通过账户进行应用购买,可禁用相关功能。三是谨慎使用公共Wi-Fi,避免在公共网络环境下进行支付操作,防止网络钓鱼或数据截取。
关闭“免密”的陷阱

        有人因一时不察开通了免密支付而“中招”,也有人因关闭免密支付而受骗。

        近期,市区王女士就遭遇了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她先是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称开通的微信百万保障业务已到期,后续将每月自动扣费800元,如不需要可协助关闭。

        随后,王女士便按要求下载一小众聊天软件,对方随即发送链接让王女士下载安装,并在软件内打开屏幕共享,一步步引导其“关闭”免密支付功能。

接着,对方要求王女士出示微信付款码以关闭自动扣款功能。随后,王女士微信账户在短时间内分多次被盗刷7000余元。
警方提醒
01、官方渠道核实。接到类似电话或信息,务必通过微信官方客服或平台核实,切勿轻信陌生来电。
02、不下载陌生App。不要随意下载来源不明的App,尤其是涉及银行卡操作的软件。保护个人信息切勿向陌生人透露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
03、警惕陌生号码。接到境外号码或陌生号码来电,务必提高警惕,谨防诈骗。一旦发现被骗,立即拨打110报警,并冻结相关银行卡,减少损失。
转载来源:淮安圈

33

主题

1万

帖子

39万

积分

教授

Rank: 21Rank: 21Rank: 21

积分
392065
发表于 2025-3-29 18:12: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淮安市 电信

1545

主题

3万

帖子

34万

积分

教授

Rank: 21Rank: 21Rank: 21

积分
346210
发表于 2025-3-29 19:24: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江苏省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1

主题

3万

帖子

14万

积分

研究生

Rank: 18Rank: 18

积分
142849
发表于 2025-3-29 21:57: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淮安市 移动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