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距今已有 2000 多年历史的淮安市洪泽区高良涧街道越城村,岁月在这里留下了无比厚重的印记:气势恢宏的洪泽湖古堰、庄严肃穆的泰山寺、宁静祥和的大吉祥寺;境内风光旖旎:朴实自然的农家小院、排列整齐的农业生态园,更有那充满奇幻色彩、吸引着无数游客的华强方特乐园。然而,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还有一道格外璀璨的靓丽风景线。一位 54 岁的孝子,几乎每日用轮椅推着 91 岁的母亲,沿着村内道路、砚临河堤、348 省道散心缓行。十一年间行程2万余公里。他的事迹在当地干部群众中口口相传,成为人们心中敬仰的“孝子”典范,他就是越城村6 组共产党员、退役军人杨秀政。
“人过了半百的年纪,每天还能有‘妈’叫着,就是一种幸福!我高兴还来不及哩。”谈及10多年照顾老母亲杨秀政笑着回答。在他夫妻二人的悉心照顾下,年逾九旬的老母亲脸上依然洋溢着健康的气色。
多年前,杨秀政的父亲因病医治无效离世,虽然他尽全力了,却终究没能留住父亲的生命,这件事在他心中留下了深深的遗憾和愧疚,也让他愈发珍视与母亲相处的每一寸时光。一次母亲对他说:我一个人睡在屋子里,要是突然“去了”还没有人知道呢!这句话如同一根刺扎在杨秀政的心上。他陷入了沉思,是啊,万一有什么突发情况如何是好?于是夫妻俩搬进了狭小的西厢房,将主卧室让给了母亲,又对主卧室进行了改造,配备了淋浴间、卫生间、主床、陪护床等。自己和妻子轮流陪护,日夜坚守,为母亲筑起一道温暖而坚实的守护之墙。
服侍患阿尔兹海默症的母亲是件非常辛苦的事,为此杨秀政的妻子辞去了工作,长年累月地和丈夫一起承担起照料母亲的重任。护理成为延长母亲生命的主要方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仅每天重复要做的事有:穿衣、洗脸、梳头、喂饭、洗衣,整理床铺,定时帮助大小便。他们从不嫌弃,总是及时为母亲清理,保持身体的清洁。特别是炎热的夏天傍晚,老人喜欢儿子带着她出去散步,享受那一丝难得的清凉。而在这个时候,老人都要先洗个澡再出去。前年夏天,杨秀政的妻子因事脱不开身,杨秀政毫不犹豫地承担起为母亲洗澡的重任。他温柔而细致地为母亲调好水温,轻轻地为母亲擦拭身体,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关爱。就这样整整坚持了一个夏季,从未抱怨过,他用行动诠释着那份深沉的孝心。
最糊涂的时刻也有最清醒的依赖,母亲见到杨秀政第一句话就是:“推我走啊”。那语气中带着期盼,也带着对外面世界的渴望。杨秀政几乎每天早晨用轮椅推着老人沿着村内道路、砚临河堤、348省道散步,再折弯回家,一趟下来约有五六公里路程。下午下班后,同样的路程再次重复,仿佛这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节假日经常带着母亲到洪泽湖边游玩。由于轮椅频繁使用,轮椅车推坏了2辆、轮子推坏了10多副。每一次更换零件,杨秀政都亲力亲为,因为他知道这辆轮椅不仅是母亲的交通工具,更是他们母子之间情感的纽带。
为了使母亲生活得更加开心,杨秀政利用节假日带着母亲外出游玩。先后去过无锡的太湖、镇江的金山寺、北固山、焦山、南山、西津渡、扬州的瘦西湖、洪泽的白马湖、西顺河牡丹园等地。每一次出游,都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杨秀政用自己的行动,为母亲的生活增添了无数的欢乐与温馨。
母亲因病经常吃饭吞咽困难,杨秀政忧心忡忡,他就想办法在饮食上调理。他专门购置了一台破壁机,每当准备饭菜时,他便会将各种菜品精心挑选出来,放入破壁机中,将其打成细腻的糊状,这样便于母亲下咽。为了给母亲寻求更多的开心,他经常带母亲去城区吃饭。四通饺子店、大娘水饺店、文泽饭店、长江饭店、独一家、台北驿站、印象洪泽、假日酒店等10多家餐馆都留下过他们母子的身影。有一次在大润发大娘水饺店,服务员感慨道:“我在这儿工作好几年了,从来没见过像他这样,带着年纪这么大的母亲经常来吃饭。”
母亲长年高血压,杨秀政向医生学习了水银血压计使用方法,坚持每周给母亲测量至少一次血压,并根据血压情况增减药量。母亲身体稍有不适,他都会高度关注。一次发现母亲连续咳嗽并伴有声音沙哑,想到之前母亲因肺气肿住院时医生嘱咐过:发现感染症状必须住院治疗。他立即将母亲送往医院检查治疗,母亲说自己没有病不肯去,他坚持送医。主治医师表示幸亏送医及时,不然老年病拖下来很难康复,经过8天的住院治疗母亲康复出院。
杨秀政不但关心自己的母亲,还积极关心村里的其他老人,主动自费给越城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买了一套锣鼓乐器。在他的帮助下,经常有上百人参加花船戏、锣鼓乐、广场舞唱等活动,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本组有个年仅4岁孩子平时和80多岁的太爷爷、太奶奶生活。有一次,杨秀政看到孩子在路上跑来跑去,觉得很危险,通过了解知道孩子不上幼儿园的原因是没人接送。他想孩子不上学不是个事儿,于是他决定每天带孩子上下学。从那以后,他每天多走10多里路去幼儿园接送孩子。孩子的爷爷要给他工资,他婉言拒绝。除此之外,他还给孩子买过校服、玩具、学习用品等。有一次,孩子感冒发烧,吃药一直不见好,又没人带去医院,杨秀政就赶忙回家开车带着孩子和孩子的太奶奶去洪泽区中医院。医生诊断孩子是病毒性肺炎,要求孩子立即住院,否则有生命危险。他陪着孩子抽血化验、吊水,一直忙到深夜才回家。
杨秀政的孝行如同一股温暖的春风,深深地感动着周围的许多人。
侄女杨娟说:我老爷服侍我奶周到、细致,孝顺发自内心的,十多年如一日,他是我们晚辈学习的榜样。杨娟目前辞职在家专门照料因患脑梗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
大嫂动容地说:老奶奶幸亏有个老儿子,不然婆婆的坟头青草长多高了。
85岁的村民侍秀英说:老奶奶的高寿是儿子杨秀政用轮椅推出来的。这么多年,不管是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刺骨,他都坚持推着母亲出去走走。这份坚持,这份孝心,真的让人感动。
11 年,2万多公里。那被推坏的2部轮椅,那一个个磨损的轮子,都在无声地诉说着这份深沉的爱。它们见证了无数个日出日落,见证了风雨中的坚守,见证了岁月流转中那份永不褪色的亲情。
走出杨秀政家,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他家院前那四株郁郁葱葱的桂花,在微风的轻抚下,飘来阵阵香气。这香气不浓烈、不招摇,却在岁月长河中持续散发着温暖与力量。它是杨秀政善良品德的生动写照,让我们在平凡的生活中,感受到人性的温暖与不朽。
(韩夕玉、崔德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