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论坛

  • 网站客服:0517-87228198
  • 合作热线:13915154595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576|回复: 6

“前四史”的作者结局都不怎么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9-29 12: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省淮安市 电信
“前四史”的作者都是博古通今,洞察人性的人,为何结局都不好?







   煌煌《二十四史》,贯穿中国上下五千年,其中“前四史”为后代史家评价颇高,分别是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西晋陈寿的《三国志》,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这四部巨著在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上都高于后代国史,但是修史的这几个人为何他们的人生结局却都不好呢,稍微不那么糟糕的陈寿最终也是屡遭贬谪,郁郁而终......


先说司马迁。西汉司马迁继承父职,专修官史。年轻的时候也是个有志青年,四方游历,博采众长,虽当时社会“独尊儒术”,但他并不这么认为,主张百花齐放。本来做着官,干着自己喜欢的活,日子应该美滋滋的,命运却给了他一个大麻烦,让他艰难地做出抉择。公元前99年,他的好朋友李陵北击匈奴,兵败被迫投降,汉武帝大怒,司马迁在朝廷早会上给李陵辩护,惹怒了汉武帝,被处以宫刑。司马迁死的心都有,决定苟活下来就是因为《史记》没完成。
司马迁




有人感到奇怪,一个通晓上下五千年的司马迁,一个人情练达的司马迁,一个能洞察那么多人的心灵世界的司马迁,一个智商极高的司马迁,且不说飞黄腾达,至少也可以保自己一个全身吧!怎么会落得个如《诗经·小雅·巷伯》篇中的主人公一样的命运,被人中伤而成为一个被判处宫刑的人呢?
司马迁的逻辑是:我出于忠心直谏,更何况又是陛下您点明让我在朝堂之上发表意见的,我即使言语失当,君王也总该理解与原谅吧!他选择了做忠臣。


修《汉书》的班固,也是跟司马迁一样,修史世家,家里个个是人才,多才多艺,说话又好听。一开始他是私修国史,被人告发,弟弟班超为他求情,皇帝准了他官修。后来他写的《汉书》传遍京城,都夸赞好,可是他觉得再好自己也是一个小官,也要建功立业,不知道与不与弟弟班超的英名给他的刺激有关。他投在外戚窦宪帐下,要说这窦宪也是个人物,燕然勒功,古代没几个人做到。窦宪大权在握,密谋叛乱,班固受株连,含冤而死。
班固


班固曾讥讽司马迁编修《史记》——“是非颇缪于圣人,论大道而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此其所蔽也。”班固不同意司马迁背弃孔孟,歌颂游侠商人一些事实,他是忠心为刘姓王朝服务的,可是在最终却也成了政治牺牲品。
范晔《后汉书》上写,及窦宪败,固先坐免官……固不教学诸子,诸子多不遵法度,吏人苦之。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干其车骑,吏椎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宪不敢发,心衔之。及窦氏宾客皆逮考,兢因此捕系固,遂死狱中。时年六十一。诏以谴责兢,抵主者吏罪。这样看,班固从个人操行上看并不光彩。


陈寿,著《三国志》,本蜀人,晋统一后洛阳为官。为荀勖所忌,荀勖也写了本《魏书》,可能觉得没陈寿写得好,嫉妒他,陈寿被一贬再贬。曾经陈寿的老师谯周说,卿必以才学成名,当被损折,亦非不幸也,宜深慎之。这么看应是陈寿性格上有问题,不适合官场。不过这种结局算不错的了,后来的范晔就没这么幸运了。
《后汉书》作者范晔,官宦士族出身,先在彭城王刘义康手下当差,干得不错,432年,刘义康母亲死了要办丧事。范晔带着朋友在操办丧礼期间饮酒作乐,这是缺心眼儿啊,你老板的妈死了,你还在他眼皮底下喝酒开心。范晔被贬为宣城太守。


没过几年,他的嫡母死了,他磨磨蹭蹭带着姬妾却参加丧礼,又被告发了。这次皇帝爱才,没治他的罪。丧满投靠了始兴王刘浚。再往后之前的老大刘义康权倾朝野,拉着他搞叛乱,开始他也不愿意,后来终于掺和进来了。445年,叛乱失败,范晔被杀。
此四人都是良史之才,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事,但是未能保全己身。可见知历史是一回事,要做人是另一回事,一辈子怎么发展,一个行差踏错,也将没有回头路。



2462

主题

1万

帖子

15万

积分

硕士

Rank: 19Rank: 19Rank: 19

积分
155040
发表于 2024-9-29 13:38: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1551

主题

3万

帖子

34万

积分

教授

Rank: 21Rank: 21Rank: 21

积分
348762
发表于 2024-9-29 15:12: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移动
这就是言行不一!

976

主题

7907

帖子

32万

积分

教授

Rank: 21Rank: 21Rank: 21

积分
326105
发表于 2024-9-29 15:12: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苏州市 电信
有个词叫“慧极必伤”还有个词叫“恃才傲物”所以苏东坡说‌“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1

主题

3万

帖子

14万

积分

研究生

Rank: 18Rank: 18

积分
147305
发表于 2024-9-29 22:00: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淮安市 移动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