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絮重新回归餐桌受人青睐,也不知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吃饭快要结束时,主人都会征求客人意见,“主食吃点什么?”。“来点面絮吧”,客人常常也会这样回答。
面絮,是一种面类食品吃法。以前做法比较简单,以青菜和面粉为主做成稠状。现在多种食材混合加入,也叫面絮,口味却复杂了。正如众口难调一样,面絮虽好也是有人喜欢有人不在乎。此前因工作关系接触一个外地来洪的客商朋友,陪他吃饭,临了吃主食时,看面絮上来,他没说什么,悄悄地退出了桌子,点支烟在饭店门口等我,结束后回驻地的路上,他给我讲了一个关于他与面絮的往事。
他老家是外地农村的,有着传统的吃面食习惯,对其他面食他也习惯,但对面絮却难说喜欢,甚至有点反胃。他说小时候家里穷,吃不上米饭,母亲就做面絮给他们兄妹吃,说不上顿顿有,早晚是经常吃的,以至于他到现在,一看到面絮别说吃,看着就想吐。为了不影响大家食欲,他选择回避。
他继续说到,因为吃的紧张,母亲做面絮时,以青菜为主面粉为辅,一碗盛上来,碗上飘着菜叶,筷子一捞,也见不着面团,想起那些艰苦岁月,他就有点想哭的感觉。所以现在长大了,他对吃穿用的东西都比较节俭,这也是他家属承认他的地方,说他会过日子。
“但真正遇到事情我也不小气啊”,他转过脸来微笑着对我说。
“是的、是的,你要太小气也成不了这么大气候”,我拍了他一下肩膀调侃道。
他说的这些我也知道,都是农村出生,也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都有切身感受的。他接着说道,我说你可能不相信,我不喜欢吃面絮的另一个原因,总感觉面絮就像母亲糊骨子用的面浆差不多。
“糊骨子,你知道吗?”他问。
“知道,做鞋底用的”我说。
一边走一边聊着,在红绿灯路口,我们停下来,来往的车辆在我们面前窜过,我俩静静地等着。我只觉得,刚才他虽然讲的是他的往事,在我也是一堂生动的忆苦思甜,以后在吃喝上不能浪费。我没想到平日里健谈的他,在成长的因素里,小时候居然经得过这样的摔打。
他说的糊骨子,我也看妈妈糊过,就是把废弃的旧布旧衣服,撕成条块状,用面浆一层一层地糊在平板上,晒干,用鞋样照着剪下纳成鞋底,做布鞋用的,结实耐磨,方便轻巧,只是现在条件好了,大家都买现成的,几乎没人这么做鞋了,糊骨子的面浆与面絮,的确是有相似之处。
只因小时候对面絮印象不好,直到现在仍然排斥面絮,我能理解。他应该也知道,现在面絮的做法是过去不好比的,在食材和做法上都有了质的进步,而不过去的仅是青菜及面粉了,讲究的人家还加入拆骨肉、鸡蛋、西红柿等,其他佐料更不用说了,面絮的口味也更加多样化。我想告诉他,让他以后不要这么排斥面絮,忍住没说,留待他下次来时,给他个惊喜。把他送到驻地门口,目送他进门的背影。兄弟、忘掉不愉快的记忆,今晚做个好梦吧。以后再来,我把你请到家里,给你做不一样的面絮,让你尝尝不一样的味道,保你会喜欢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