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论坛

  • 网站客服:0517-87228198
  • 合作热线:13915154595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450|回复: 26

【河畔漫话】让年轻人回归农村来

  [复制链接]

24

主题

846

帖子

7万

积分

大三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积分
70446
发表于 2024-8-9 21:0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移动
   五月初的一天早晨,推开窗居然听到了布谷鸟的叫声从窗前掠过,我好心奇,记得以前都是快收麦子时,才能听到布谷的叫声,还感慨今年的布谷鸟来得真早啊。
    洗把脸赶紧往地里走去,是逛马路更是要看看麦子到底长成啥样了。浔河南岸的步行道边,红叶石楠在露水的滋润下,越发红的鲜艳绿的养眼,此时我无心停下脚步观赏,一心只想着麦子。抬眼望去,十几米外的麦田上方氤氲着薄薄雾气,还没起风,麦子静静地伫立着。不顾露水打湿裤脚,我来到田边弯腰仔细观察麦子,麦秆已经定形,叶片的绿似乎比之前淡了些,麦穗上的麦花已经扬尽,掐几粒看看什么也没有。按我以前种地时,对麦子生长期的一知半解,此时的麦子将陆续进入灌浆期,到完熟还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正常每年的6月初基本就可以开镰收割了。
     自从2015年田包给大户种了以后,就不再过分关心收种的事情来,是布谷的叫声唤醒了我。离开麦田地头,漫步在红褐色的步行道上,陷入沉思。我为自己这种对农事的麻木感到吃惊,过去田在自己手里种时,临收的当口一天往地跑三回都不止。现在呢我有些担心,担心自己离开土地久了会忘本。其实,我从小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中专毕业以后,就和哥哥他们从母亲手中接过种田的重担,春耕夏种秋收冬藏三十余年,自以为对农事不在话下,谁知仅仅离开土地几年时间,居然忘了季节变的麻木了,连麦子长成啥样都不知道,感觉对不起土地对不起麦子。我暗忖,我一个协助种了几十年田的近半百老头,离开土地几年都变休了,哪些一天田都没种过的年轻人要是回到农村来又会怎样呢?
    我未免也有些担心,也许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然而,在目前农村,实事求是地说,我们这个岁数的人,都不能自夸说是种田的最后一拔人,年龄还要往上数,应该是近六十岁的人才能说是最后一批真正意义的农民,他们从播种施肥到田间管理再到收割归仓,从农业机械使用到简单维修,样样在行。堆个草堆都是有模有样的。象我这个年龄段的,上面有哥姐的,种田时只能算是个帮手,没有独挡一面种过田。往下一辈,就是我们的孩子,不要说种,恐怕连自家承包地在什么位置也说不清,从校门出来要么工作要么打工,寒暑假也不参与劳动,一点锻炼的机会也没有,生在农村,却对农事一无所知。这种现象很是普遍。
    走进现在的村庄,给人最直接的感觉是满眼看不到年轻人,我们这里虽说是农村,离城区也近,但空房不少,有人居住的。一年到头难得一见有年轻人回来,只在春节几天可以见到,用来去匆匆形容也不为过。守在家里的,基本上都是60岁开外的老年人。我想不通,在我们这个有8亿农民的农业大国,为什么要把人都往城里撵?有资料显示,2022年末,我国的城市化率达到65.22%,而且还有增长的可能,个人感觉都有点高,不宜再继续下去,保农村、保农业人口、促农村发展才应该是我们的特色所在。目前讲新农村建设没错,但满眼看不到年轻人的新农村,其活力在哪里?持久性在哪里?魅力又在哪里?盆景总有会枯萎的一天。
    外出旅游,所谓民宿,不过是多年前农舍的再现,形式是有灵魂又在哪里?几天假一过,还有人在?试想,如果农村还能象以前那样,家家烟囱冒烟,鸡鸭鹅成群,圈里有猪,到处是菜园,绿树成行,麦苗青青菜花黄,年轻人早出晚归,家家晚上屋里亮堂堂,传出一家人欢声笑语,才是有灵魂的农村。哪里还用包装搞哪些假门假式的所谓民宿?
    疫情过后我就不止一次地想过,城市不一定要建的有多大,要注重县城区域经济发展,让年轻人回归家乡,回到父母身边来,回到孩子身旁来,让农村生活气息浓起来,不能把农村搞得城不城乡不乡的,失去了年轻人,就失去了乡村的灵魂。疫情期间武汉封控一年多时间,损失是巨大的,如果把城市做得小一些,管理上是不是要容易一些。涉及民生的医院、学校、包括文艺团体等这些优势资源过度集中在大城市,离农村离农民太远,要分化分解到中小城市,让他们回到群众来,扎根农村、扎根人民、扎根土壤之中,也是社会均衡发展的应有之义。
     我是一名工人,养活好家人是我最大的责任。但这也要建立在国家和平稳定发展基础之上。想想俄乌战争打了两年有余,城市被毁,民众生话艰难,我们有广阔的国土,保留很大比例的农村,就是保留大后方,进可攻退可守,这是最大战略考虑,城市化率太高,在这方面冒昧地讲一句,肯定不是件好事。大量的年轻人涌进城里,万一遇到饥荒年月,农村后继乏人,不事稼穑。很难做到自给自足,吃饭也是问题,瞎想了。
     太阳出来了,微风吹拂着我的脸庞,我小跑起来,道边的麦子向我笑盈盈地点头。

24

主题

846

帖子

7万

积分

大三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积分
70446
 楼主| 发表于 2024-8-10 11:32: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移动
忆江南 发表于 2024-08-10 10:55
好文章,应该投向更广阔的“天地”

谢谢,偶尔写写。

5

主题

241

帖子

11万

积分

研究生

Rank: 18Rank: 18

积分
112575
发表于 2024-8-10 10:55: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移动
好文章,应该投向更广阔的“天地”

18

主题

359

帖子

5219

积分

初三

Rank: 10Rank: 10

积分
5219
发表于 2024-8-10 09:45: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淮安市 电信
农村怎么回去啊,很多都是上世纪90年代的房子,也不统一规划

24

主题

846

帖子

7万

积分

大三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积分
70446
 楼主| 发表于 2024-8-10 09:13: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移动
山顶冻人 发表于 2024-08-10 07:09
        《让年轻人回归到农村来》这篇记叙中夹杂议论和抒情的杂文写得很好,朴实无华,娓娓道来,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尤其是文章末尾倒数第二三段,激起了我从前的同感,“城市化率”太高,人口太密集,从长远发展和战略规划来看不是好事,肯定会有副作用,一旦社会发生大的动荡,人口密集的城市肯定会遭殃……所以有规划的保留和建设好新农村还是必须的,最岂码能让已经离开农村居住或不愿离开农村的人们在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还有个落脚点和安生的地方啊~~~

        特别需要提醒和纠正一下的是,“居然忘了季节变的麻木了”中“变的麻木了”应为“变得麻木了”,还有多处“的、得”用错了;国家现在一直在提倡“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引导语言文字的规范化统一性,文中几处“象”都用的不规范,应该是“像”才更确切,希望以后能够留心纠正;还有文章排版也不够规范化,每个自然段前面都应该空两格,以显得层次分明,自然段条理清晰,方便读者阅读和分析,其实为了更方便读者阅读和保护视力,每个段落之间还可以空一行,本人每次手机编辑文章都是这么做的,那样做会让文章看起来更加舒爽。

         总之,楼主的文章主题表达得很好,不过在细节方方面面,很多仍然需要注重打磨、改进、完善和提高,才会做到文章无懈可击、经典长远,更具有代表性和流传性哦~~~

         个人浅见,不喜勿喷。祝楼主佳作纷呈,艺道酬精;四季安康,阖家幸福!

好的,谢谢。

197

主题

722

帖子

8万

积分

大四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积分
81928
发表于 2024-8-10 08:57: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移动数据上网公共出口
你本人会在农村祖宅里度余生吗?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交流

2598

主题

1万

帖子

20万

积分

博士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积分
202896
发表于 2024-8-10 08:05: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淮安市 移动
如果农村还能象以前那样,家家烟囱冒烟,鸡鸭鹅成群,圈里有猪,到处是菜园,绿树成行,麦苗青青菜花黄,年轻人早出晚归,家家晚上屋里亮堂堂,传出一家人欢声笑语,才是有灵魂的农村。

7

主题

1747

帖子

12万

积分

研究生

Rank: 18Rank: 18

积分
122677
发表于 2024-8-10 07:34: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淮安市 电信
好文章,好现实,赞赞赞

1551

主题

3万

帖子

34万

积分

教授

Rank: 21Rank: 21Rank: 21

积分
349305
发表于 2024-8-10 07:34: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江苏省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等待逆城市化的到来

11

主题

390

帖子

8万

积分

大四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积分
86450
发表于 2024-8-10 07:16: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淮安市 电信

1

主题

81

帖子

20万

积分

博士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积分
206300
发表于 2024-8-10 04:00: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 电信(全省通用)
一定是看过温铁军先生的《八次危机》

2413

主题

6万

帖子

37万

积分

教授

Rank: 21Rank: 21Rank: 21

积分
379779
发表于 2024-8-9 21:45: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淮安市 电信
布谷鸟叫,就说明快农忙了,
发表于 2024-8-9 21:50: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淮安市 电信

32

主题

3179

帖子

13万

积分

研究生

Rank: 18Rank: 18

积分
133749
发表于 2024-8-9 21:50: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西省 移动

0

主题

285

帖子

10万

积分

研究生

Rank: 18Rank: 18

积分
106662
发表于 2024-8-9 22:45: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 移动

7

主题

1007

帖子

8万

积分

大四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积分
82038
发表于 2024-8-10 00:41: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淮安市 电信
收麦前写的文章  现在稻子都那么高了

119

主题

2105

帖子

19万

积分

硕士

Rank: 19Rank: 19Rank: 19

积分
190157
发表于 2024-8-10 05:05: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徐州市 移动数据上网公共出口

1853

主题

1万

帖子

19万

积分

硕士

Rank: 19Rank: 19Rank: 19

积分
190570
发表于 2024-8-10 07:09: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淮安市 移动
        《让年轻人回归到农村来》这篇记叙中夹杂议论和抒情的杂文写得很好,朴实无华,娓娓道来,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尤其是文章末尾倒数第二三段,激起了我从前的同感,“城市化率”太高,人口太密集,从长远发展和战略规划来看不是好事,肯定会有副作用,一旦社会发生大的动荡,人口密集的城市肯定会遭殃……所以有规划的保留和建设好新农村还是必须的,最岂码能让已经离开农村居住或不愿离开农村的人们在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还有个落脚点和安生的地方啊~~~

        特别需要提醒和纠正一下的是,“居然忘了季节变的麻木了”中“变的麻木了”应为“变得麻木了”,还有多处“的、得”用错了;国家现在一直在提倡“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引导语言文字的规范化统一性,文中几处“象”都用的不规范,应该是“像”才更确切,希望以后能够留心纠正;还有文章排版也不够规范化,每个自然段前面都应该空两格,以显得层次分明,自然段条理清晰,方便读者阅读和分析,其实为了更方便读者阅读和保护视力,每个段落之间还可以空一行,本人每次手机编辑文章都是这么做的,那样做会让文章看起来更加舒爽。

         总之,楼主的文章主题表达得很好,不过在细节方方面面,很多仍然需要注重打磨、改进、完善和提高,才会做到文章无懈可击、经典长远,更具有代表性和流传性哦~~~

         个人浅见,不喜勿喷。祝楼主佳作纷呈,艺道酬精;四季安康,阖家幸福!

11

主题

390

帖子

8万

积分

大四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积分
86450
发表于 2024-8-10 07:16: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淮安市 电信

2598

主题

1万

帖子

20万

积分

博士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积分
202896
发表于 2024-8-10 08:07: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淮安市 移动
山顶冻人 发表于 2024-08-10 07:09
        《让年轻人回归到农村来》这篇记叙中夹杂议论和抒情的杂文写得很好,朴实无华,娓娓道来,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尤其是文章末尾倒数第二三段,激起了我从前的同感,“城市化率”太高,人口太密集,从长远发展和战略规划来看不是好事,肯定会有副作用,一旦社会发生大的动荡,人口密集的城市肯定会遭殃……所以有规划的保留和建设好新农村还是必须的,最岂码能让已经离开农村居住或不愿离开农村的人们在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还有个落脚点和安生的地方啊~~~

        特别需要提醒和纠正一下的是,“居然忘了季节变的麻木了”中“变的麻木了”应为“变得麻木了”,还有多处“的、得”用错了;国家现在一直在提倡“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引导语言文字的规范化统一性,文中几处“象”都用的不规范,应该是“像”才更确切,希望以后能够留心纠正;还有文章排版也不够规范化,每个自然段前面都应该空两格,以显得层次分明,自然段条理清晰,方便读者阅读和分析,其实为了更方便读者阅读和保护视力,每个段落之间还可以空一行,本人每次手机编辑文章都是这么做的,那样做会让文章看起来更加舒爽。

         总之,楼主的文章主题表达得很好,不过在细节方方面面,很多仍然需要注重打磨、改进、完善和提高,才会做到文章无懈可击、经典长远,更具有代表性和流传性哦~~~

         个人浅见,不喜勿喷。祝楼主佳作纷呈,艺道酬精;四季安康,阖家幸福!

现在的地得通用了,我们上学的时候才会要求分清楚,考试还经常考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