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融学课堂”建构,落实“双减”政策,切实加强不同区域学校教师的专业提升和对话交流,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5月16日,淮安市高良涧小学与昆山市娄江实验小学联合开展“学教融和——追求灵动的课堂”教学研讨暨淮安市高良涧小学集团校教学观摩研讨活动。 教师展风采 课堂来展示 
第一节课是我校何丽老师带来的一堂充满童趣的语文课《雷雨》。整节课充满了轻快的气息,何老师的教学层次清晰,设计情景生动。扎实的字词教学,生动的口语交际,整堂课寓教于乐,让学生乐在其中。 昆山市娄江实验小学的顾佳妮老师执教了《海底世界》。顾老师围绕单元主题“世界的奇妙”,以海底世界的特点梳理导入,立足大单元设计,围绕单元任务,落实单元语文要素,提升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使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得。 《火烧云》这一课,淮安市岔河小学的张娟娟老师侧重“以读代讲”,读出火烧云的形状多、变化快,“读”明白“出现”“变化”“消失”的写作方法,为后面的“写”做铺垫,实现了“教——学——习——评”的一致性。 我校褚静老师给我们带来了《杨氏之子》一课。褚老师抓关键词品读、体悟、交流,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积淀学生的语文素养,又在育心、育眼光、育人生境界,实现了知、情、意行素养培育的有机统一。 我校耿秋风老师执教的《认识三角形》一课,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实验验证、比较辨析和迁移应用等,引导学生从整体的视角认识三角形及其特征、性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和推理意识。 昆山市娄江实验小学的王志豪老师执教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一课,通过创建统一、完整、真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体会转化策略的特点与价值,并在情境中运用转化策略。 我校李俊生老师执教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2)》一课,立足思维活动的关键部分,以数学思想方法为引领,通过估一估、联一联、理一理 等活 动,促进学生建构和调整解题策略,生发具有个体意义的数学素养,达到“取法乎上”的效果。 我校杨建老师执教的《不退位加、不退位减》一课,借助珠心算教学,探索出适合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珠心算与小学数学融合的教学方法,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认知水平,发展高阶思维能力。 我校韦伟老师巧用学习单,聚焦“教-学-评”一体化,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建立单元“大概念”的核心问题,拓展相关绘本阅读,让学生在our plans的头脑风暴中激活已知,在their plans中学习新知。整节课主线清晰,首尾呼应,环环相扣。 昆山市娄江实验小学的方逍老师能整体把握story time的内容,分层突破重难点,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不同的活动,引导学生理解文本,最后生成清晰有条理的板书,方老师还不忘对学生进行育人教育。 昆山市娄江实验小学诸超群老师的文本阅读课,通过提炼文章结构与内容和Look, listen and say让学生从文章整体的篇章结构去梳理、概括文章大意,从文本阅读课上升到Listen, look and say的口语活动课。情感教育水到渠成,实现育人价值的落地。 淮安市朱坝小学的李薇薇老师执教了四下《Unit3 My day 融合绘本The angry dragon》一课,由歌曲导入创设情境,在教学中多次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注意引导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并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解决问题,在学生口语表达时,始终给学生一些语言支架,让学生更好的输出。 我校李芝老师执教的五下《Helping our parents》围绕学生熟知的家务劳动设计教学活动,并引导学生为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教师始终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活动,时时不忘评价,将评价贯穿整节课。 来自昆山市娄江实验小学的朱约翰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堂水平二《合作跑 游戏》。本节课教者把枯燥的跑通过合作变成了有趣的跑,充分调动了学生兴趣,充分体现了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精神。 我校赵洪巧、韦芳老师为我们带来了水平一《跨越障碍》《垫子的多种玩法》。这两节课老师利用泡沫跨栏架,体操垫等体育器材让学生去拼一拼,接一接,试一试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于乐。三节课精彩纷呈,各有千秋。 我校叶芹老师让孩子们学会了一首台湾童谣——《一只鸟仔》。这是一节妙趣横生的音乐课,教学中以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为导向,巧妙地从鸟叫声引入,从旋律到歌词再到歌曲中的特色衬词,让学生在学唱的过程中,准确表现并感受台湾童谣的魅力。整节课环节衔接自然,设计无痕,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以美育人。 我校季春雨老师整节课用轻松愉悦的方式让孩子们体会到学习民歌的乐趣,课件的精细设计、方言版的演唱让孩子们参与热情高,积极性高。最后通过改良流行版本进行拓展,开拓学生的眼界。 淮安市朱坝小学韦云老师的这节课,以学生自主的“听,唱,动”为引线,培养学生观察,模仿,合作能力,教师运用充满美感的导语,优美深情的歌声,身临其境的环境创设等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校缪朝莉老师执教的四年级美术《巧包装》。缪老师紧紧围绕课题中的“巧”字,从包装的材料、造型、装饰三个方面让学生了解包装的方法、作用和艺术价值,并让学生认识到别出心裁的设计、巧妙的包装能让人们对礼品产生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缪老师鼓励学生大胆实践,从“巧”字上用功,创造一个既美观又有情趣的小包装。 昆山市娄江实验小学的曹清雯老师执教的《有趣的生肖邮票》这一课,从整体上看,无论是教学目标、内容、设计还是组织形式都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课堂上,曹老师创设有趣的故事情境,通过有趣的闯关游戏,牢牢吸引学生的目光。曹老师将邮票知识形成一串有机联系的知识点,教学逻辑清晰,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在欣赏十二生肖邮票作品中,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民间艺术文化,进一步体会到邮票设计的价值和意义。 淮安市朱坝小学的袁玲玲老师执教的《土与火的艺术》这一节课,整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整节课围绕赏造型、赏色彩、赏纹样这三个步骤来进行。教学过程中,袁老师注重美术知识的融汇贯通,其中渗透着点线面,字的演变等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陶器纹饰由繁到简的演变过程,鼓励学生学习古人画出古老而神秘的装饰,在创作中发挥想象,塑造独特作品,感受艺术的魅力。 我校秦玲老师执教《初识物联网》一课,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许多物联网相关的物品,只是认知中没有”物联网“的概念,通过这节课他们能够明确什么是物联网,在课程之后还能运用物联网改善生活,比如智能家居、智慧出行、智慧安防、智慧健康等。 昆山市娄江实验小学的郑君婕老师的给我们带来《数据与编码——小小图书管理员》一课,通过图书管理这个活动项目,从编码到统计数据,最后升华到大数据时代人工和计算机的工作效率对比,结构设计很巧妙。 昆山市娄江实验小学徐玉燕老师执教的《产生气体的变化》一课,通过”冷鞭炮“这个主题导入的产生气体的变化,环环相扣、节奏紧凑,逐步推理得出最后关于袋子里气体的结论,最后专门针对二氧化碳这一种气体详细讲解,用几个有趣的小实验更一步加深了气体变化的神奇之处。 活动最后,各学科教研员和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校长等,分别对上课老师的课堂进行了详细点评,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 这次联合教研活动充分体现了“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宗旨,既拓宽了学校发展的思路,又为双方教师提供了一个互学互鉴、共同成长的平台,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两校将继续加深沟通和交流,携手共进,共同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转载来源:淮安市高良涧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