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论坛

  • 网站客服:0517-87228198
  • 合作热线:13915154595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383|回复: 0

[区总工会] 江苏淮安:建“室”赋能 点燃女职工“创新火种”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28 15: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省淮安市 电信
淮安市总工会点燃女职工创新创造的“火种”,全力培养技能人才

        搭建平台,激发技能人才活力

为建设好工作室,该市总工会出台《淮安市女劳模(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建设标准》,明确“五有”标准,建立奖补举措。同时,要求每个“创新工作室”需有一名有专长、工作经验和创新能力的女性专业人才为领创人,由若干名技术技能人才组成,形成知识、年龄结构和技术层级科学合理的创新工作团队,确保日常创新工作“转起来”。

       优化服务,提升技能人才动力
       全力推动企业创建技能等级鉴定站,自主培养高技能人才。其中,淮钢全面推行企业人事管理和工人劳动管理双轨体制改革,打通职工职业发展的技术、技能、管理“三通道”。该公司有10余位女性技能人才获技师、高级技师资格证书,20余位女职工获高级工资格证书。鑫源烟草薄片有限公司设置“管理、技术、操作、业务”四个通道序列,1名90后女职工取得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获评“淮安市五一创新能手”。
此外,淮安市总工会以创新工作室为支点,促进“产教融合”。其中,江苏金卫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居黛霞创新工作室聘请吉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华大学等知名院校专家教授担任科技顾问和客座教授,共同参与完成科技攻关项目11项,先后申请国家专利16项。
       促进创新,挖掘技能人才潜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淮安市总工会多措并举做强做优女职工创新工作室,引导创新行动,培育创新精神,挖掘创造潜能。
同时,还通过搭建培训载体,铺就成长之路。其中,涟水中等专业学校以“王姗姗工匠工作室”为平台,带出一批既有理论教学,又有实践技能的师资队伍,成为淮安市服装技能大赛种子选手孵化基地、服装专业教师技能素养提升基地、地区服装企业研发指导基地,指导的学生多次荣获国家、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荣获一、二等奖。
另外,积极指导工作室发挥团队优势,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等方面进行研究、攻关、技术创新,为企业降本增效助力。其中,江苏今世缘酒业季方劳模创新工作室突破行业装甑技术的难题,建成中国第一个白酒智能化示范酿酒车间。固态发酵浓香型白酒智能酿造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使每吨酒成本节约了2162元。生产过程水、汽的用量分别下降了13%和30.8%,国缘清雅酱香型白酒销售突破了3亿元,在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新闻快讯

       灵活就业者为何参保意愿不高?

越来越多的灵活就业岗位为劳动者带来了就业新选择,与此同时,有调查显示,社保缴纳是困扰灵活就业者的首要问题,工作稳定性较差、工作连续性较弱等情况,使得该群体参保积极性不高,且难以保证持续缴纳,容易断缴。

日前,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负责人介绍,部分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人群没有纳入社会保障,还存在“漏保”“脱保”“断保”的情况。记者采访发现,一般来说,社保本是劳动者最基本的保障,但对于部分灵活就业群体来说,这却是一件非常纠结和烦恼的事情,他们需要在当下的现实和未来的预期中做出平衡,决定是否缴纳社保。

积极性不高,难以持续缴纳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达2亿人左右,外卖员、网约车司机、主播……互联网加持下催生的灵活就业岗位越来越多,让更多人有了就业选择。与此同时,有调查显示,社保缴纳是困扰灵活就业者的首要问题,收入较低、工作稳定性较差、工作连续性较弱等情况,使得该群体参保积极性不高,且难以保证持续缴纳,容易断缴。

1988年出生的李亮如今是福州的一名外卖骑手,他的社保已断缴一年。李亮告诉记者,自己两年前创业失败后就开始跑外卖,目前主要跑专送,但由于骑手流动性大等原因,公司没有给骑手缴纳社保。当问到为什么不按灵活就业自主缴纳时,李亮给出的回答是:“每个月赚的工资除去家庭日常开销、孩子上学费用后,几乎没有剩余,也就考虑不到缴纳社保。”

记者采访了解到,不少灵活就业者和李亮一样,需要在当下的现实和未来的预期中做出平衡,他们更看重当下的消费,而像社保这类未来消费自然排在了后面。90后刘峰选择在北京马驹桥劳务市场做日结工,两年多来,他从事过保安、分拣、包装工等不同工种。年轻力壮的他曾有多次机会成为企业职工,那意味着企业会为其缴纳社保,但刘峰并不在意。对他来说,日结工作更加灵活自由,每天可以比对当日工资,选择其中薪酬最高的工作。“现在要享受当下,未来的事情以后再说。”刘峰说。

网约车司机高晨则一直断断续续地缴纳着社保。“赚钱多的时候就交几个月社保,赚钱少的时候,就中断了。”高晨告诉记者,自己在吉林老家买了房子,每月都要还贷款,因为知道自己未来不会长期待在北京,没有购房购车的需要,并不追求社保缴纳的连续性。

部分灵活就业者遭遇参保难

今年24岁的河南鹤壁人王宏从北京的一家互联网公司辞职,准备一边兼职一边继续求学深造。令他没想到的是,辞职后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社保该怎么办。

“之前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以往都是单位给缴纳五险一金。”为此,王宏专门算了一笔账,如果选择自主缴纳社保,最低一个月要缴纳2000多元,一年下来近3万元。

王宏有些纠结:从某种角度而言,社保是与北京这座城市建立联系的基础,比如连续交满5年社保才有房车购买的资格。但如果未来选择其他城市定居,这几年所交的费用又有些不值得。“工作后,不想再花家里的钱,现在我也没有感受到社保带来的好处。”

不像王宏一样的年轻人,对缴纳社保的重要性没有意识,王宏的父母则坚持要为他缴纳社保。

王宏的妈妈今年56岁,刚领取一年的养老金,她30岁那年下岗做生意一度断交社保,直到2013年,才从身边朋友口中得知,到退休年龄未交满社保15年,是无法领取养老金的,好在当时有政策可以补交,没有影响到养老金的领取。“他还太年轻,意识不到社保的重要性。”王宏妈妈表示。

然而,王宏又面临新的问题:受户籍限制,目前无法在就业地参保,只能选择在户籍地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王宏再次陷入纠结。

自媒体从业者王欣也曾和王宏一样遇到参保难的问题。今年,她注册了自己的公司。从创立之初,王欣就为包括自己在内的全体员工按时缴纳社保。“这是对他们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王欣说。

探索全民化社保体系

数据显示,如今我国医疗保险覆盖率超过了95%,参保人数超过13.4亿人,养老保险覆盖约10.5亿人,失业和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也超两亿。但对部分灵活就业人员而言,无论是医疗、养老还是工伤、失业,仍没有被覆盖到。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法室副主任王天玉表示,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率低的最主要原因是自愿缴费,灵活就业群体更看重现金收益,拿出一部分钱缴纳社保很可能造成经济负担。相比职工参保,用人单位有代缴义务,整个操作流程更规范,也更有强制性。其次,灵活就业人员收入相对不稳定,这就更加导致参保率比较低。

他进一步指出,从社保结构来看,除了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也更需要针对灵活就业人员建立一个制度入口。工伤保险条例和社会保险法,目前只针对劳动关系标准化的就业进行了工伤保险的相关规定,但灵活就业拥有很强自主性,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变化太多,无法有统一标准。

记者注意到,社会保险经办领域首部行政法规《社会保险经办条例》将于今年12月1日起施行,其中明确要扩大社保覆盖面,落实取消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户籍限制,组织尚未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按照规定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同时,加快职业人群工伤保险制度全覆盖,重点推进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王天玉建议,针对社保进行底层设计,探索全民化的社保体系,扩大社保覆盖面,在兜底的基础上再根据不同的就业群体实行差异化,区分不同的保险类型,确定缴费方式、待遇方式等。此外,可以适当降低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费率和缴费基数,增加政府补贴,形成激励机制,提高其参保积极性。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