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晚上,大宝一直在玩一个自己新发明的游戏——打吊针。因为最近一段时间,先是大宝天天到医院里打吊针,现在又是二宝住在淮安妇幼保健院打吊针,所以,昨天晚上,吃过了给女婿过生日剩下的蛋糕后,大宝看到蛋糕盒里把蜡烛插到蛋糕上的尖尖的小插座很像打吊针的针,所以,他发明了一个打吊针的游戏。
他先是在自己的手上用小插座擦擦,我问他:“这是做什么啊?”“擦油。”我纠正他:“这不是擦油,这是消毒。”他就跟着说:“消毒。”接着,他又在自己的小手上拍拍,我又问他:“这又是做什么啊?”“阿姨就这样做的啊。”我又告诉他:“这是在找筋脉。”他又跟着说:“找筋脉。”然后,他又把小插座“插”到手上。最后,他还用一个盒子垫到手上,那是固定针管。看他玩得不亦乐乎,我们也来兴趣。妻子说:“小朱医生,给我也打吊针呗。”“好呀!”大宝爽快地答应了。他严格地按照流程,先在妻子的手上用插蜡烛的小插座擦一擦,嘴里还说:“消毒。”然后又在妻子手上拍一拍,嘴里说:“找筋脉。”最后是扎针。妻子叮嘱他:“你要轻一点吆!”“好的!”给妻子“打了吊针”,我又伸出手,他又按照流程,一丝不苟地做了一遍。
坐在一边的亲家母看到这有趣的一幕,赶紧和在淮安的女婿视频,她要让他儿子看看她的孙子怎么给人打吊针的。在视频里,女婿看到自己的儿子“兢兢业业”的样子,忍不住笑出声来,说:“儿子真棒!”他还立即叫过来大宝的妈妈也过来看,他妈妈看了大宝的操作过程,也说:“壮壮真棒,妈妈爱你!”有趣的是,大宝对这镜头里的妈妈说:“壮壮也爱你!”
一边看大宝的不厌其烦地表演,我一边想:小孩子的模仿能力真强,就因为最近常常去医院,他竟然也学起来了医生的样子,所以,作为家庭成员,我们一定要给他们正面的影响,因为他们看到什么就会学什么的。大宝背的《三字经》有“昔孟母,择邻处”的句子,所谓“择邻”,就是选择那些对孩子有好的影响的邻居,这也是“环境造人”吧?如果不能给他们好的影响,那可能毁了他们的一生。
昨天在医院餐厅给女婿过生日的时候,妻子给大宝准备小碗和勺子吃饭,他说:“谢谢奶奶!”在病房,我们让他把蛋糕分给小朋友,他也毫不吝啬,还主动把玩具拿出来和其中一个一岁多点的小朋友玩。临走的时候,大宝还把玩具收拾到包里。小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你在上面画什么就会出现什么,我们在这张白纸上一定要画出最美的图画。所谓“画出最美的图画”就是一定要给他好的影响,让他学到好的东西,最终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所以,作为家人除了“择邻”自己也要严格要求自己,要言传身教,这也是古人所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吧?你自己修养好,你才能影响家里的每个人,把家管好了,才能管好一个单位,甚至一个国家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