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泽湖是个宝湖,“日出斗金”,吸引着不远百里、千里的人来此讨生活。他们到了湖上,捞鱼摘菱,砍草编席,也有的搞运输,做买卖,各显其能。
可那时的人们,只知从湖里索取财富,却不注重生态保护,滥砍滥伐,滥捕滥捞,使得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净水湖面越来越宽,每当恶劣天气,狂风大作,浊浪滔天,船毁人亡的事时有发生。我本人就曾数次历险,差点葬身鱼腹。
我十岁那年,父亲弃商下湖砍草,我也从涧小辍学,随父下湖。深秋是砍芦苇的季节,湖心不宽,也就十来里地便到湖西。父亲撑着小划子,过了篙苗滩就是芦苇滩,放眼望去,无边无际。芦苇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长得快,有头两丈(六七米)高,根根像小竹子,每年砍不完,青的、枯的夹在一起生长。父亲站在划子头,用自制的长竿水镰刀伸到水底割断芦根,把芦柴搂到怀里,拣好的抽出,放到划子上。积多了,就破一根苇篾子,捆成二尺四寸粗的芦柴捆。然后,再继续向前割。
看到小明塘(类似避风港)有收柴的大船到了,父亲就赶忙把芦柴捆用镰刀钩上小划子。一划子能装二三十捆,装满后,父亲使劲向小明塘撑去。到达那里,已是下傍晚,父亲将小划子靠到大船边,伙计们熟练地把柴捆钩上大船码好。那时,芦苇分一二三等,二角多钱一捆,一划子芦苇,能卖七八块钱。拿到钱后,父亲用一角钱到货划子上买一斤炒花生,倒在舱里给我吃,自己则蹲在划子头上,和管船的(对船主的称呼)聊天。
此时,天色突然变黑,还有嗡嗡声,就听管船的大喊:“不好,天道(指狂风暴雨的恶劣天气)来了。”父亲想:大船上堆了那么多芦柴,如果被风掀掉,压到我们小划子上,还不把划子压沉了?他迅速将划子拽到大船的上风头,用双股麻绳扣牢在大船上。谁知风头一到,船一摆尾,双股麻绳拽断了,小划子却一动没动(人们议论这是老天爷保佑,其实是划子被草墩挡住了)。就在这时,父亲伸手抓大船未抓到,一头栽在水里。父亲身上穿的是空壳破皮袄,被水裹住,使不上劲。不过,父亲正在壮年,他在水里一转身抓住划子船帮,纵身爬了上来。此时,划子被大风浪冲开,像箭一样直奔西去。那时的我一点用都没有,就趴在舱里哭喊。父亲上船后,穿着湿衣趴在舱里,一手抓住我。小划子摇摇晃晃往西淌,父亲也顾不了这些,只能听天由命了。天蒙蒙亮时,风停了,划子也不动了。就听大船上有人说话:“这爷俩可能没命了。”并大声喊:“那卖柴的爷俩船在哪里?”父亲忙回话:“在篙膀滩里”。天大亮后,父亲也没去小明塘,而是把小划子撑到航道上,又向芦苇滩驶去。劫后余生,人不死还要吃饭。为了生存,还得接着干呀!一年过后,又到了砍芦苇的季节。父亲把旧划子卖掉,换了一条两丈四尺(八米)长的旧船,把母亲和妹妹都带上,一家四口去湖西。母亲是旱鸭子,对用船一窍不通,行船全靠父亲一人,除了用篙子撑,就是遇到顺风,张布兜行驶。砍芦苇是老地方,轻船熟路,很快来到了湖西篙膀滩地。因航道窄,小船行驶不便,父亲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撑到芦苇滩。不过,这次砍芦柴比以前省劲多了,因为有母亲做帮手,父亲把割断的芦苇用长镰刀搂到母亲怀里,再从中抽选好的放在船头,然后打捆。我们一家人在湖里忙活了几十天,父亲累些,可母亲有点吃不消,她不习惯船上生活。父亲就结束这一季的砍草营生,返程回家。船到湖心,父亲使劲撑船,却走得很慢。这时,就听一艘双蓬大梁划(一种木船)上有人喊:“那不是冯老板吗?”父亲回答:“是的。”大船上人说:“你不开店了,下湖来砍芦柴?”父亲说:“我们下湖玩玩的。”大船上人说:“你把绳子撂上来,我带你一截。”父亲说:“那就麻烦你了。”边说话,边向大船靠近,父亲把船头的绳子甩到大船上,伙计接过绳子拴好。管船的收紧蓬脚(控制船帆角度的绳子),拖着小船向高良涧方向急驶。
那当儿,进水闸刚造好,没有什么防护措施,水流湍急,非常危险。当时人们还不知湍急水流的厉害,好多人图近放草排(把草捆绑在一起,类似竹排),有人趴在草排上,想从闸门冲过去。结果,有的草排被急流冲散,人或被闸门撞死,或落水淹死。船的安全航道,是从头道沟向东穿过,再向北驶入船塘口。一旦进了船塘子,船就是进了安全港。大船拖着我们小船,一路顺风。快到头道沟,准备向右拐时,风突然停了,大小蓬绳都松垮下来,在桅杆上晃荡,船被急流吸得直往闸门漂去。此时,船上的人都慌了,大呼小叫,手忙脚乱。父亲更急,他想:大管船的平白无故拖着我们走,才慢了下来。如果被水流吸进闸门,两家都要船毁人亡。不管怎么说,我们不能坑人。父亲跑到船头,爬进舱去摸镰刀,想把绳子割断。自己一家人死就死吧,不能连累大管船一家老小。当父亲握着镰刀,直起身子正要砍绳子的瞬间,一阵风突然刮来,双蓬被大风吹得鼓起来了。管船的一收蓬脚,一推舵杆,大船拖着小船,从头道沟的急流中快速穿到东边的航道上,直奔船塘门驶去。船终于靠岸了,父亲向大管船的千恩万谢。多次的遇险,也惊醒了父亲。他知道,我们一家都是旱鸭子,不是在湖里捞食的那块料。于是,父亲卖掉小船,在陆上另谋生路,这才有了我继续读书求学的机会。
冯广生,1942年出生,中共党员,曾任洪泽县劳动服务公司经理。爱好文学,喜欢收藏,乐读书报,勤于写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