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11-26 07:5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电信
昨晚带闺女吃过火锅之后,带她到商场里儿童游乐区逛一逛。碰到一个同龄的小女孩,在玩自己的变形金刚玩具。闺女一下子被吸引住了,蹲在旁边,巴巴地看了几分钟。她几次三番很礼貌地向那个小女孩询问能否把变形金刚玩具借给她玩一会儿,可是每次都被拒绝了。闺女非常难过,哭了起来。我抱起她,对她讲:“这是别人的玩具,不是你的玩具呀。”
“可是,爸爸,你不是说自己的东西要和别人分享吗?我的玩具都和别的小朋友分享了。”
闺女抽泣着反问我。
我突然语塞,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下去。只好抱着闺女离开,让她眼不见心不烦。附近就有一家玩具店,但我知道这时候是绝不能立刻允诺孩子说:“不哭了,爸爸去给你买一个变形金刚。”这是非常糟糕的教育方式。
我心里开始琢磨,一直给孩子灌输要学会分享,好像确实有点问题。思索一阵之后,我把孩子放下,蹲下身,柔声对孩子说:“宝贝儿,你的东西,你有权力决定要不要和别人分享,愿意和别人分享,那当然是好的,因为你可能因此而交到更多的好朋友,但是如果你不愿意和别人分享,那也不是错事,那是你的权力,爸爸以后绝不勉强你。刚才那个小朋友玩的变形金刚,是别人的玩具,别人也有权力决定要不要跟你分享,你明白了吗?”
闺女停止了哭泣,点点头说:“可是爸爸,我都没有像那样的变形金刚玩具。”
我接着说:“别人拥有的东西,你可不一定也会拥有,同样的,你拥有的东西,别人也不一定会拥有。比如,你有乐高积木呀,你有奥特曼呀,刚才那个小女孩,她可能就没有,对不对?”
一番沟通之后,孩子的情绪慢慢平复了。但这件小事,还是让我产生了一些省思。既然我们希望孩子能够“成人”,那么教育孩子的时候,就要把孩子当成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来平视,要理解孩子的自私,尊重孩子的权力主张,而不是一味地以君子的标准来塑造孩子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否则,孩子在进入社会以后,一旦发现,社会上的人和事并不是按照爸妈和学校教的那一套温良恭俭让的美好规则在运转,这很容易造成三观颠覆,对社会和他人失去信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