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6-14 11:0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昨晚,锦绣天宁公号推送:官宣!正衡教育集团全部股权受让天宁。终于尘埃落定,坊间的传言也被石锤。
常州公民同招元年,资本就急不可耐地撤退民办教育阵线,我很能理解。3月份,当媒体大肆宣扬江浙沪全面施行公民同招的时候,我就断定,民办学校的噩梦即将拉开帷幕。
这里面其实也没啥大道理可言。
民办学校之所以被家长热捧,原因何在?不就是教学质量优秀、升学率相对高么?所以,为了谋求教学质量,民办学校招生普遍采用的策略是掐尖。把生源质量控制好,花点钱再找群好教师,想不出成绩都难。
好生源带来好成绩,好成绩又带来品牌效应,品牌效应再反哺好生源。这就是民办学校最底层的逻辑。
民间资本财团青睐民办学校并非因为乐善好施。马克思说过,资本来到这个世界,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的天性就是逐利,当不再有预期利润的时候,撤退也就成了必然。
正衡教育集团全部股权的受让,要放在这个背景下去思考。
公民同招,本质上就是把民办学校创收的灰色链堵死了。因为你所有名额都必须公开,然后通过摇号去招录。这一方面让原本可通过面试掐尖的生源变得随机,另一方面高价付费择校的通道被全部堵死。
资本的死穴被戳中了。
靠每位学生一学期一万的学费,还真不存在资本的利润空间。按照以往,每学年30%的择校名额才是资本的赢利所在,如今这部分名额化为乌有,民办学校背后的资本财团,自然萌生退意。
由此来看,天宁国有企业天教集团接盘正衡,也属无奈之举。我估计,这应该是天宁政府多方斡旋的结果。资本跑了,但这招牌不能倒啊。毕竟正衡集团是常州教育界革故鼎新的招牌,更有着地方教育史实的传奇。
从今天官宣内容来看,正衡并未转型为公办,民办之路还是要撑下去的。但也由其引起新的焦虑,公民同招后,在生源质量上不可能再优于公办学校。那么,家长们思考的问题是,还有没有必要花费巨资去读民办?
以往通过面试招录的学生,拿常州话说,可以轧轧苗头的,这有点“近朱者赤”的意思,把一群好生源放在一起圈养,成长性显然可看高一等。如今民办学校生源也优劣分化,未来孩子的成长性预期势必打折。那家长们对民办学校还会趋之若鹜吗?
一样的生源随机分布,一样的教学设施硬件,差不多的教育师资力量,民办较公办还有啥优势?难道是每学期万元的学费?
真心不看好民办学校未来之路,他们都得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