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9-10 08: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省 电信无线宽带(苏南地区)
落日映塘面,彩霞挂半空。宁连公路西侧的朱坝街道曹庄村境内,一个养殖塘口内,一条小船在夕阳照射下从远处缓缓划来。“是我爸妈在喂螃蟹呢!”同行的蔡浩然指着船上的两个人对记者说。小船上的夫妻二人叫蔡守凯、周晓云,一家三口、一处螃蟹塘,本以为只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养殖塘口,随着采访的深入,其独特的养殖技术和先进的养殖模式让记者大开眼界。
生态喂养——品质优 待蔡守凯夫妻二人投食归来,记者看到投食箱里装的却不是常见的人工饲料。“这是煮好的玉米和冰冻海鱼拌成的饵料。”蔡守凯解释道,“玉米只是副食,主食是鱼,只有多喂鱼,公蟹膏才能肥美,母蟹黄才能饱满,而且肉质更细腻,味道也更鲜美。”蔡守凯告诉记者,人工饲料虽然价格低,但喂了螃蟹容易生病,还会破坏水质,影响养殖环境,得不偿失。“螃蟹品质越好越能卖上好价钱,这个道理我们都懂!”蔡守凯笑着说。 “养螃蟹可是门技术活,怎么选塘口、怎么喂食、怎么管理水草等都很有讲究。”蔡守凯过去从事螃蟹销售,对螃蟹的养殖略知一二。自从去年开塘口养螃蟹以来,螃蟹已经占据了蔡守凯一家的全部生活。到了大闸蟹开始蜕壳的阶段,蔡守凯夫妻二人更是日夜守护着自己的水塘。一有空,他们就会巡塘,观察并记录螃蟹进食、脱壳等活动,一家人摸索出了一套科学的疾病防控、水质调节的方法。如今,儿子蔡浩然毕业后也回到家里帮忙,还搞起了网络销售。
独门秘方——养大蟹 “好不好捞几只螃蟹上来拍张照片?”“这个塘口的太小了,才3两左右。去旁边的塘口拍照吧,那边能有五六两。”“五六两?这么大?”着实让记者吃了一惊。“是啊,‘大养蟹’不如‘养大蟹’。”蔡守凯说,“大蟹才能卖大价钱。”如何“养大蟹”,蔡守凯有自己的独门秘方。 在蔡守凯配制饵料时,记者发现,他会不时往饵料中加入一种紫红色液体。“这是益生菌,就是我们人喝的牛奶中的那个益生菌。”蔡守凯说出了他“养大蟹”的秘诀,“这是北京一位教授的科研产物,我们购买了其专利技术。”蔡守凯带着记者来到塘口旁的益生菌调配室,地方虽然不大,但瓶瓶罐罐装的是什么东西,蔡守凯始终三缄其口。他向记者科普道,益生菌能提高饲料中有益活性成分,改善螃蟹的肠道内环境,提高螃蟹的健康水平和抗病能力,还可增强螃蟹的食欲,提高饲料的利用率,让螃蟹长得更快。“我们投放的全部是从渔民手中收购的洪泽湖野生螃蟹蟹苗,然后从饲养到成熟全程运用益生菌增强螃蟹体质,提高螃蟹免疫力,养殖出来的大闸蟹个体硕大、壳青肚白。”今年中秋到国庆期间,蔡守凯计划上市1500斤大螃蟹,全部是大规格螃蟹,半斤以下的不上市。 立体养殖——效益高 从益生菌调配室出来,跟着蔡守凯的脚步,记者来到隔壁房间的立体养殖区。只见一排排绿色塑料盒子就像一幢幢楼房,依次整齐地排列,每个小盒子里居住着一只螃蟹,仿佛住进了单身公寓。正在给螃蟹“洗澡”的曹师傅介绍,这是今年试验的室内立体循环水养蟹法,是根据螃蟹的生物习性模拟出的人工洞穴,把螃蟹放进盒子里养殖。不仅配备完整的排污系统,而且温控设备等设施也一应俱全,可以随时调节温度、湿度、光照等。 “别看这间房只有十几平方大小,”蔡守凯说,“已经达到了传统塘口养殖2亩的产量,而且不受季节的限制,一年四季都可以养。”蟹苗们在这些独门独户的“公寓”里休养几个月,就可以长成膏肥体壮的大螃蟹。这种养殖方式不仅可以让螃蟹免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天敌的捕食,而且可以避免养殖过程中的药物滥用。“今年是试养,效果非常好,明年我们将扩大立体养殖‘蟹公寓’的规模。”蔡守凯对养大蟹充满信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