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12-7 09: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省淮安市 联通
源于满族萨满“跳神”时的舞蹈,后在苏北洪泽湖周边地区流传,历经一百多年的发展,在苏、皖、豫广大渔民中有着广泛的影响,成为渔民生活中极具特色的一种民间文化形式。
演员表演时手执一种形似葵扇的渔鼓,左手摇鼓,环声铛铛,右手击鼓,鼓声锵锵,再加上变化多样的舞姿,生动地表现渔民欢庆生产丰收的喜悦心情和企盼幸福生活的良好愿望。新中国建立后,洪泽湖渔鼓舞曾被作为民间重要文艺形式之一加以推广,20世纪60年代初,洪泽湖渔鼓舞被江苏省歌舞剧团等文艺团体编排演出,并在江苏省第二届群众文艺会演中获奖。但70年代以后,由于民间习俗在年轻人中间逐渐淡化、老一辈传承者年纪偏大等诸多因素,洪泽湖渔鼓舞的表演活动处于萎缩状态,一度几近失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