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论坛

  • 网站客服:0517-87228198
  • 合作热线:13915154595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391|回复: 9

[诗中洪泽湖] 7.6《历代诗家词人眼中的淮河七彩印象》(六)

  [复制链接]

33

主题

33

帖子

1552

积分

六年级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2
发表于 2025-5-6 09:4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IANA 保留地址
【诗中洪泽湖】第31期
7.6《历代诗家词人眼中的淮河七彩印象》(六)
这是一条橙色河流:百姓生活在这里绽放
孙玉清

        编者语 中华名湖洪泽湖,邗沟西道白马湖,世界遗产高家堰,运河节点张福河,国际工程古灌区,悟空故乡在龟山,道教圣地老子山……这里就是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因全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而得名的洪泽,古迹众多,目前怀抱三处世界遗产,即洪泽湖大堤、张福河两处世界文化遗产和洪泽古灌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而其所拥有的洪泽湖文化,更是折射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渊远流长,底蕴深厚,博大精深。现在,淮安市洪泽区运河(淮河)文化研究中心与洪泽论坛联合开设《溯源洪泽》栏目,并设置系列子栏目,特邀洪泽地方文史专家解读洪泽湖文化,旨在增强文化自信,让洪泽湖文化得到进一步发扬传承,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鼓舞凝聚人心,全身心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子栏目《诗中洪泽湖》主要以历代诗家词人所写的洪泽湖诗词来分析解读洪泽湖文化。本次,撰稿人孙玉清分“这是一条金色河流:皇舟官船在这里来往、这是一条蓝色河流:复杂情感在这里释怀、这是一条红色河流:民族脊梁在这里挺起、这是一条绿色河流:旖旎风光在这里怡人、这是一条紫色河流:亲友情谊在这里抒发、这是一条橙色河流:百姓生活在这里绽放、这是一条灰色河流:自然灾害在这里殃民”等七个部分,帮助领会其所撰写的《历代诗家词人眼中的淮河七彩印象》这篇文章,本期解读其中的第六部分《这是一条橙色河流:百姓生活在这里绽放》。

        淮河,古称淮水,位于长江与黄河之间,与长江、黄河、济水并称“四渎”,当代已被列为我国七大江河之一,发源于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山区,由西向东,现在流经湖北、河南、安徽、江苏4省,其干流在江苏省扬州市三江营入长江,全长约1000公里,流域面积约为27万平方公里。
        从远古一路走来,淮河通过它那巨大的动脉流和千万条支流,以及星罗棋布的湖泊,一方面用生命之水去浇灌了这片土地,使之孕育出一簇簇人类文明之花,留下了众多的风景名胜、人文佳话;另一方面又给两岸人民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并留下许多治水的传说。历代诗词人徜徉在这条河流上,一幅幅看不完的画卷,留下了七彩淮河的印象:金色的皇家舟船来往,蓝色的爱恨情感释怀,红色的民族脊梁挺起,绿色的旖旎风光怡人,紫色的亲友情谊抒发,橙色的百姓生活绽放,灰色的自然灾害殃民。
92673e439a2a83a329e2eb3c83e1169e_81ed84adecb4d015ceb67fbb82fc883c_8.jpg
        地处南北分界线的淮河,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地域辽阔、水土肥厚、气候温润、四季分明,有着“江淮熟,天下足”一说。纵观历史的点点滴滴,人们对这里的生活充满感情,留诗颂扬淮河是一个适宜安居的好地方。在这条代表着幸福橙色的河流上,百姓生活在这里绽放。
水上生活滋味在心头
        在淮河流域水上生活,住住渔家,哼哼渔歌,钓钓鲈鱼,尝尝白鱼,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住住渔家悠哉悠哉
        唐朝诗人刘威的诗《宿渔家》描绘了住在渔家时的悠闲心情:
竹屋清江上,风烟四五家。
水园分芰叶,邻界认芦花。
雨到鱼翻浪,洲回鸟傍沙。
月明何处去,片片席帆斜。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在淮河边的渔家竹屋所见生活情景,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四五户人家居住在这里。水园中芰叶丰茂,与邻居家的芦花互相交错。雨来时鱼儿翻动着浪花,洲边的鸟儿停在沙滩上。月亮明亮地挂在天空中,席帆的影子倾斜在水面上。
钓钓鲈鱼乐哉乐哉
        唐朝诗人郑谷《淮上渔者》写出了钓鱼时的快乐: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江浦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
        无边淮河白浪滚滚,白发渔翁以船为家。水边轻风阵阵,渔船随处飘流。老渔夫刚刚钓得的尺把长的鲈鱼,儿孙们在荻花从中忙着吹火饮食。这是一首描写淮河渔民生活的七绝诗歌,展示了一幅垂钓风情画。此诗情理兼备,意境高雅,一幅自然和谐、闲适安逸的垂钓图表现了渔者生活的乐趣。
尝尝白鱼福哉福哉
        南宋诗人曾几《食淮白鱼二首》则写出了享受白鱼的口福心情:
十年不踏盱眙路,想见长淮属玉飞。
安得玻璃泉上酒,藕糟空有白鱼肥。
帝所三江带五湖,古来修贡有淮鱼。
上方无复蠙珠事,玉食光辉却要渠。
        这组诗描绘了诗人品尝淮河边盱眙美食白鱼时的喜悦。诗人多年未曾去过长淮边上的盱眙,但他心中对那里美味白鱼的记忆依然深刻。他幻想着能够在玻璃泉的边上,品尝到美酒,并且用废弃的酒糟来喂养肥美的白鱼。这首诗意境幽远,情感真挚,表达了对故乡美食的思念之情。
哼哼渔歌快哉快哉
        明朝末期清朝初期诗人汤濩的一曲《洪泽渔歌》,唱出了洪泽湖区渔民的心声:
魏武当年此置屯,为今鱼户长儿孙。
三秋水缩罾成市,五月湖深蛤满村。
中酒不妨眠萩浦,和歌何必敲雍门。
一舟荡漾蓑衣老,不听惊林五夜猿。
        当年魏将邓艾在洪泽湖地区屯田,如今渔户们在这个地方繁衍了后代。每年9月水小时鱼产品上市,5月时水大蛤蜊到处都是。酒喝多不妨就睡在湖边的蒿草上,渔民之间的和歌又何必在门旁边的池塘中发出来。老人们身着蓑衣乘着小舟在洪泽湖上随波荡漾,不想听到五更时的猿猴的叫声惊动山林。
        而清朝诗人王效成的一曲《富陵湖渔歌》,则描摹了一幅洪泽湖畔渔民撒网捕鱼的生活景象,显示了“和谐”的水乡生活:
鲤鱼落底网沉河,白鱼浮颈网截波。
大船揽下小船上,鱼不能飞奈网何?
外河水比里河高,湖上麦田白浪淘。
可怜涨过三百里,鱼散东西有底捞。
1.jpg
节日生活情感在心里
        在淮河流域节日生活,人们过着大春节、寒食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也有一段情感在心里。
大春节访友
        苏轼在大春节的正月初一穿越淮河雪中拜访朋友,写下《正月一日雪中过淮谒客回作》:
十里清淮上,长堤转雪龙。
冰崖落屐齿,风叶乱裘茸。
万顷穿银海,千寻渡玉峰。
従来修月手,合在广寒宫。
攒眉有底恨,得句不妨清。
霁雾开寒谷,饥鸦舞雪城。
桥声春市散,塔影暮淮平。
不用残灯火,船窗夜自明。
        诗中以春节淮河雪景为背景,描绘了冰崖、风吹乱衣、银海和山峰等自然景观,抒发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寒食节祭祀
        南宋时期官员、诗论家、词人葛立方的诗《春光好·寒食将过淮作》描绘了清明时期淮河地区禁食烟火祭祀的情景:
禁烟却酿春愁。
正系马、清淮渡头。
后日清明催叠鼓,应在扬州。
归时元已临流。要绮陌、芳郊恣游。
三月羁怀当一洗,莫放觥筹。
        而南宋时期女诗人朱淑真的诗《寒食永怀》,则写出了寒食节期间淮河人们春游纪念先祖的情景:
淮南寒食更风流,丝管粉粉逐胜游。
春向眼前无限好,思亲怀土自多愁。
端午节感叹
        曾任凤阳巡抚、刑部尚书、吏部尚书明朝诗人唐龙在《端阳舟中作》一诗中,在描绘了洪泽湖端阳节景色的同时,还表明了一种为官的态度:
舟航逢令节,景物惜他乡。
芳艾连云折,新蒲带水香。
鱼龙骇洪泽,风雨暗濠梁。
自觉宦清薄,不如归与长。
        舟在洪泽湖航行,正逢端阳节,非常喜欢异乡的景色。芬芳的艾草连同天上的云一起折断,刚长出的蒲草带着淮河水香。鱼龙到了洪泽湖都害怕了,风雨笼罩着濠梁河。如果自己觉得不淡薄为官的话,还不如早点回到故乡。
中秋节赏月
        清朝诗人许传霈一诗《中秋坐月》描绘了中秋之夜:
汤汤淮水长,片片秋云洁。
客来自何方,三度良宵月。
今夜月独明,清光白虚堂。
中庭起徘徊,疏星淡欲灭。
虫语四壁围,人影卧阶石。
何处生清风,飘飘乱我发。
身已到蓬莱,广寒近咫尺。
        此诗以淮水的悠长和秋云的洁净,营造出一种清冷而深远的氛围,诗人独自坐在月光下的场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展现了中秋之夜的宁静美、自然美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纯净与向往。
重阳节思乡
        宋朝词人 方千里这首词《诉衷情》,以描绘秋天重阳佳节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词人在异乡的思乡之情:
一钩新月淡于霜。
杨柳渐分行。
征尘厌堆襟袂,鸡唱促晨装。
淮水阔,楚山长。
暗悲伤。
重阳天气,杯酒黄花,还寄他乡。
        词中通过描绘重阳佳节这一天月亮、杨柳、征尘等意象,展示了词人内心的孤寂与伤感。同时,词人以华丽的词藻和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乡愁的抒发,同时也透露出对亲人和友人的思念和祝福。
市民生活特色在心上
        在淮河流域市民生活,各地有着自己独特的风土人情,更有一些特色生活在心上。
焦陂映日荷花
        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曾被外放到淮河上中游结合部的颖州任知州,在回忆焦陂生活时写下了《忆焦陂》一诗:
焦陂荷花照水光,未到十里闻花香。
焦陂八月新酒熟, 秋水鱼肥鱠如玉。
清河两岸柳鸣蝉,直到焦陂不下船。
笑向渔翁酒家保, 金龟可解不须钱。
明日君恩许归去, 白头酣咏太平年。
        这首诗描绘出在焦陂生活的场景,展现了大自然的丰富和生机,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和对君主的感激之情。
蚌埠地方美食
        明末清初词人、骈文家陈维崧《浣溪沙·蚌埠即事》:
漭漭淮河杳似年,森森蚌岭远攒天。
风来吹作鲎帆圆。
柰熟叟擎千颗雨,柳浓儿浴一溪烟。
黄瓜凉粉趁墟船。
        这首词描绘了淮河中游蚌埠地区的壮丽景象,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其中“黄瓜凉粉趁墟船”一句,以黄瓜和凉粉作为地方特色小吃,与墟船(集市上的船只)相结合,不仅展现了当地的生活气息,也暗示了蚌埠作为水运交通枢纽的重要地位。
淮东少女卖珠
        明代诗人马贯的《淮东女儿歌》这首诗,描述了淮东少女的生活和情感体验:
淮东女儿饮淮水,锦红缠头金约指。
正年十四十五多,弯弯春山斗青蛾。
阿爷自拟倾城色,黄金不多终不得。
西江估客浮大船,年年卖珠淮水边。
女儿门前有高树,野鸳沙鸡得长住。
当筵舞罢结重欢,百斛珍珠泻秋露。
船空珠尽河水秋,门前马嘶金络头。
旧客未尽新客留,淮东女儿起高楼。
        整首诗表达了少女们美丽而贫寒的境况,以及她们对财富和幸福的向往。
791045fa0f184c7a08381a4c5c5cb3d2_0ec20fd89157aa8f61e887ac816107d9_8.jpg
        唐朝晚期著名诗人项斯,在夜幕降临之际,行至淮阴,在烟雾弥漫的夜晚,发现这里的人们尚未就寝,还处在忙碌的状态中,望向淮河岸边,夜深的灯影映照在淮水上,船上传来悠扬的筝声,而筝声此起彼伏,多来自船上的演奏。诗人的视线尽收眼底,他选择坐在酒楼前,在灯火阑珊中寻得一份宁静,欣赏着流动的音乐声,于是写下《夜泊淮阴》一诗:
夜入楚家烟,烟中人未眠。
望来淮岸尽,坐到酒楼前。
灯影半临水,筝声多在船。
乘流向东去,别此易经年。
淮安水上采菱
        明朝学者杨士奇《发淮安》一诗描绘了一幅淮河下游淮安水上风俗画:
岸蓼疏红水荇青,茨菰花白小如蓱。
双鬟短袖惭人见,背立船头自采菱。
        在诗中,船发淮安,充满生机,年轻美丽的采菱女,红、青、白的水上生物,还有碧绿的湖水,一抹抹浓重的色彩,在诗人眼中荡漾。这首诗自然恬淡,物我交融,特别是采菱女头扎双髻,穿着短袖衫,见有人来,背立采菱的羞态,平添了浓浓的诗意。

        撰稿人孙玉清: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人,淮安市政协、洪泽区政协特聘文史研究员,淮安市大运河文化研究会、洪泽区运河(淮河)文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淮安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洪泽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特聘研究员。
《溯源洪泽》编辑部
总  编:夏宝国
副总编:张敏 王海洋 孙玉清 蒋厚健
主办:淮安市洪泽区运河(淮河)文化研究中心 洪泽论坛
出品:洪泽湖大禹诗词研究工作室

1

主题

3万

帖子

15万

积分

硕士

Rank: 19Rank: 19Rank: 19

积分
150010
发表于 2025-5-6 10:00: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淮安市 移动

1556

主题

3万

帖子

35万

积分

教授

Rank: 21Rank: 21Rank: 21

积分
351241
发表于 2025-5-6 10:03: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江苏省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17

主题

1万

帖子

15万

积分

硕士

Rank: 19Rank: 19Rank: 19

积分
158102
发表于 2025-5-6 10:13: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淮安市 移动

121

主题

2124

帖子

19万

积分

硕士

Rank: 19Rank: 19Rank: 19

积分
190973
发表于 2025-5-6 10:42: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移动
发表于 2025-5-6 10:48: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淮安市 电信

65

主题

2万

帖子

15万

积分

硕士

Rank: 19Rank: 19Rank: 19

积分
154483
发表于 2025-5-6 10:50: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电信

1

主题

3万

帖子

15万

积分

硕士

Rank: 19Rank: 19Rank: 19

积分
150010
发表于 2025-5-6 12:10: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淮安市 移动

0

主题

42

帖子

342

积分

二年级

Rank: 3

积分
342
发表于 2025-5-6 14:39: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1918

主题

3万

帖子

47万

积分

教授

Rank: 21Rank: 21Rank: 21

积分
478444
发表于 2025-5-6 16:57: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淮安市 电信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