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离乡的情思叫做漂泊,如同乘着小船一般摇摇曳曳,我们也将心之安处称为港湾,让那些漂泊的船儿有所停靠。 湖,像是我们思乡的源。 越来越多的渔民选择上岸过年,其实除夕夜的湖畔是冷清的,偶尔有几只小狗,静静趴在岸边。 王大爷在船上生活了一辈子,是个地地道道的“老洪泽”。 “洪泽以前叫高家堰,现在的孩子哪里知道呢!几十年前老船闸还在时,这里可热闹多了。” 在他心中,家就是老人。每当过年,他就在船上守着,等着他的儿女们一个个地从天南海北赶回来。他说,小的回来见老的,那才叫过年。 王大爷隔壁的小船改造成了个小超市,给湖上的渔民带去了不少方便。 除夕夜,大家喝的来劲了,如果酒没了,就摇摇晃晃地走去小船买酒——夜观繁星,踏月沽酒,想来竟着实有些渔家的浪漫。 渔船上的传统,过年要拜祭大王老爷。猪头猪肘这是主贡,再摆上桃酥、油果子、冰糖、面饼、白酒这些吃食,点上香,嘴里许着大王老爷,就能保佑渔家来年一帆风顺。 “一辈辈传下来的习俗了,有人说是宋,有人说是明,反正我们船上的人信这个。到了白天,还要在船尾点一柱粗香,才算供奉完。” 渔民除了腌鱼之外,也腌猪头,就是因为渔船上的这个传统。 船上房间多,一间间隔开像是旅馆,房间内的布置久没换过,很有年代感——电视柜前摆放的长辈的老照片、墙上挂着的毛主.席肖像、床前窗边的糊着些旧报纸。 时间在这儿,慢下了它的脚步。 船上的娱乐活动不多,吃完年夜饭,一家人搬出麻将桌,围坐打起了麻将。 “爸,来吃个饼!”女儿整理着麻将桌,笑嘻嘻地从手心翻出一个五饼,对父亲说。 “哈哈,大家都吃。”王大爷笑着怀里取出一摞红包,孙子辈们欢天喜地拜个年,拿着红包就跑远了。 越发快捷的生活冲淡了城市的年味,而洪泽湖上的渔家人,却固执地守着传统——渔光闪烁,年味儿也仿佛融在这光里,随着波浪摇摇曳曳。(图/文 草木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