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以来,淮安市公安局洪泽分局在区委区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领导下,扎实开展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等各项工作,涌现出水警大队、张圣龙、“泽警办”等一批先进集体、个人和亮点工作,本期《先进典型有话说》栏目讲述民警张圣龙的事迹。 他是一名优秀的军转干部,虽然岗位发生了转变,但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军人本色一点未变;他是一名恪尽职守的共产党员,面对群众的困难与危险,义无反顾地冲锋在前,成为飘扬在洪泽湖畔一面鲜艳的党旗;他是一位心系百姓的人民警察,甘于平凡,乐于奉献,成为人民群众信赖依靠的人民公仆,他就是淮安市公安局洪泽分局高良涧派出所副所长张圣龙。 2011年,张圣龙转业到高良涧派出所工作。退伍不褪色,张圣龙在新的岗位上继续书写精彩的人生。2013年11月被江苏省公安厅授予“公安机关公调对接工作先进个人”;2016年1月被淮安市人民政府授予“十佳模范民警”并荣记二等功;2019年至2022年度连续三年被淮安市关工委评为“优秀校外教育辅导员”等。 张圣龙从事社区民警工作的警务区里,洪建社区是人口比较密集、流动人员比较多、人员构成比较复杂的片区。1.1平方公里的面积里,有8000多户,2.1万多人口。新的岗位,新的目标,给张圣龙提出了新的挑战。他心里明白没有捷径,只有通过一户一户地走访,才能了解社区的基本情况;通过一件一件的实事兴办,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 “如果遇到困难请拨打我的手机,我会24小时接听。是我能力范围内的一定帮助解决,不是的,我会尽力帮助协调。”那些日子,人们经常看到他身着整齐的警服,带着辅警一户一户地敲门走访。他微笑着打招呼,递上警民联系卡,主动介绍自己是新调来的社区民警,询问走访家庭工作生活情况等。 走访工作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经常遇不到人,为此张圣龙采取了分片走访、错时走访、电话预访等方法,有时走访中会遇到一些不理解的行为。有人说:“我没犯法,你问这问那干什么?”也有人说:“你们是上门跑跑做个样子,能解决什么问题?”张圣龙总是笑脸相迎,他认为群众不理解,那是工作未到位,时间一长总会赢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14年来,张圣龙的走访变成了习惯,他那熟悉而又令人安心的身影,日复一日地穿梭在这片辖区的大街小巷。 群众利益无小事,问题解决一个少一个。每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问题,对于群众来说都可能是影响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大事。 辖区有一位80多岁身体行动不便的退休职工,两个女儿常年在外工作。由于老人长期生病在家,性格暴躁孤僻,经常与老伴发生口角。有一次口角激烈,老伴承受不了负气去了外地的女儿家。没有人护理的老大爷顿时陷入了困境,他想起了经常来看望他并给他协调过一辆轮椅的张圣龙。接到电话后的张圣龙买了牛奶、面包等生活日用品看望老人。他把电话打给了老人的两个女儿,然而两个女儿都因故不能回来照顾老人。张圣龙不泄气,拨通了他老伴的电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想到了平时张圣龙经常来看望照顾自己家庭的情景,老伴表示立即收拾东西乘车回来,一场家庭危机就这样化解了。 2016年春,洪泽城区大庆路边两户人家因房屋过道问题发生口角,进而发生肢体冲突。在充分了解矛盾产生激化的过程后,张圣龙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在张圣龙等人的反复疏导劝解下,双方各自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从而握手言和,签订了矛盾调解协议书。至此,一直横亘在双方心灵上的阴影终于烟消云散。
你把群众当家人,群众把你当亲人。张圣龙说:“人心永远是相互的,你捂热了他,他也温暖了你。”洪泽城区巴黎花苑居住着一对70多岁的老夫妻与身患精神疾病的儿子,老大爷患病行走不便,而老人的儿子情绪又不太稳定。一日,老人儿子突然情绪激动,情急之下老人想到了经常来走访的张圣龙,找来警民联系卡。张圣龙接到电话后,迅速赶到老人家,帮助老人把儿子送到医院救治。此后,张圣龙经常来看望他们,给老人们带来了大米、油、面、蔬菜等。提及此事,老大妈激动地说:“张所长是个好人,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啊。” 张圣龙是一个把社区群众放在心上、把服务责任扛在肩上的人。他用日复一日的付出,诠释着“天职”的内涵,他的身影成为社区中最美的风景。他用行动证明,只要心中有爱、有理想、有担当,就能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出璀璨之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