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到过许多地方,发现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都喜欢靠水,或坐落在海边、江边;或傍依在湖边、河边。洪泽县城更是如此,她头枕洪泽湖,城内河流纵横,有苏北灌溉总渠、砚临河、浔北干渠、浔河等。
河流的形成大概可以分为两类:有自然的鬼斧神工,有人类的改天换地。河流最好的状态是有进有出,保持平衡。有进不出,一片汪洋;有进全出,一片干涸。所以上述4条河流中,前3条是灌溉河流,滋润着万顷良田。浔河则是排涝河,承担着城区和部分乡村的防洪排涝任务。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浔河从洪泽湖大堤东侧出发,向着白马湖静静地流去。春夏秋冬,周而复始,为洪泽人民的幸福安康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就是我把浔河说成洪泽人民的母亲河主要的原因。
浔河历史悠久。据《洪泽县志》记载:“开挖于唐长庆年间,经龙庙、朱坝、岔河入白马湖,全长24.3公里。”
从我的居室到达浔河,只需要三五分钟。我通常选择黄昏的时候去河边的塑胶跑道上逛马路。到达河边好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我庆幸自己在钢筋混凝土铸成的城市里?,居然有这么一大块离家很近的休憩养身之地。
举目四顾,映入眼帘的颜色十分简洁。蓝色的天、青色的水、绿色的堤。它们从容地从我身边走过,又伸向远方,到达了天地交汇之处。
浔河最美的看点是夕阳下的浔河。夕阳慢慢地落,河景慢慢地变。太阳的影子沉到了水里,即使从水里发出的光芒依然使你的眼睛睁不开。
凝神去看,水面丰富起来。天上有朵云,水中也有朵云,地上有座楼,水中也有座楼,地上有片林,水中也有片林。我爱看这样的画面,因为没有微风相助,水面波澜不兴,我弯腰捡起一粒石子,投向河面,这时水中的太阳被揉碎了,发出点点金光。楼房和树木也激动起来了,伴随着跳起了婀娜的舞来。
鱼儿离不开水,浔河成为垂钓人竞相施展本领的场所,全副武装的垂钓人静坐在河边,他们把鱼杆顶端沉入水中,静观漂浮。一河水,一杆钩,一双眼,一颗心,完全沉浸在忘我之中。突然鱼浮动起来了,鱼上钩了,鱼杆弯了,浮出水面的鱼不甘心束手被擒,在水面上乱窜,拼命挣扎着,钓鱼人也不敢猛提,而是等鱼儿折腾到没劲的时候再动手,一条鱼给垂钓者带来了许多乐趣。
沿着河边走,这条原本城市南侧边缘上的河,因县城不断的发展,却成了城市中心地带了。有了这条河,五行中不缺水,水润万物,水可生金。这儿成了开发商垂青的地方,小区名字的创意和想象力得到了喷薄式发挥:金都秀水、天水百合园、水木清华、泽润华庭等。一幢幢高楼立了起来,与浔河遥相呼应,浔河又成了心之所向,梦之所往的地方。
其实浔河的今天来之不易。在老一辈洪泽人眼中,浔河几经沉浮,流传着一段从“人水矛盾”到“人水和谐”的故事。记得九十年代中期,浔河时常漂浮着垃圾杂物,水体发黑,流进了白马湖,对围网养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养殖户们发出了痛苦的嘶喊。那时我常常在想,什么时候才能还浔河一河碧水?如今,这一愿望终于实现了。
2019年,洪泽人动起来了,实施了浔河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建设者们采用源头截污、生态修复、引入活水、生态清淤、水体曝气、微生物净化、生态浮岛等综合治理措施,全面改善了河道水质和水生态环境,逐步恢复了水清、流畅、堤绿、景美的河道面貌。
有河的地方必有桥,桥装点风景,畅通四方。桥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看点,也有时代留下的印记。浔河全程约有20座桥梁。其中有连接城镇、乡村普通的桥,也有连接南北大动脉的长深高速、宁连一级公路、淮金高速公路大桥。其中,最古老的一座桥当数岔河镇境内淮宝县政府旧址南侧的岔河石桥。
据记载:岔河石桥建于明末清初。桥为全石结构,两墩三孔,桥面用21块长条形石板平铺。桥下两墩东侧各有石雕龙头1个。
现实中的桥啥样子,我慕名来到了桥上。桥面的条石独具一格,长约四米,宽约六七十厘米。条石表面粗糙不平,黄黑相间,留着厚厚的历史印迹。
这么窄、这么长的石块结实吗?我轻轻地蹚着过去,害怕桥会塌下去,然而桥面没有任何反应。我又大踏步地来回走了两遍,桥还是丝毫未动。我不信,又用脚跺了几下,桥稳如泰山。
桥为什么这样坚固,我刨根究底地来到了桥下。看到两个桥墩呈长方形,宽约2米,长约4米。水下有多少深,我无法知晓,估计其承载能力远远超过了负载能力,难怪几百年来纹丝不动。
桥墩上方两只龙头引人注目,龙头向东。东方乃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向着东方就是向着阳光,向着未来,向着希望。龙抬头,那也是兴旺发达的起始,预示着岔河的繁华刚刚开始。
浔河不停地向东流去,她要回到母亲白马湖的怀抱。我们陪同她一起向东走去。快到浔河入湖口时,突然一只花鹊从我身旁惊飞起来,我本能地打了个寒颤,惊魂未定,一只又一只飞鸟在前方惊飞起来。看来我的到来,惊扰了它们。还没等我把视线完全从它们身上转移,眼前100多只白鹭在空中自由飞翔。那巨大的翅膀在空中做出了各种各样的飞行动作:左右飞、上下飞、伴着飞、撵着飞、绕着飞。然而它们对我的到来竟然熟视无睹,我臆想它们知道我来意不坏,用这种特别的形式欢迎我。这是我见过世界上最美、最别致、最爽心的欢迎仪式。远处一阵野鸭又从头顶飞过,那肥肥的身躯没有丝毫的笨拙,像保龄球一样在空中自由飞翔,憨态可爱。“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笔下的古景从唐代穿越到现代洪泽了,我心中荡起无尽的爽快与惬意。
经过20多公里的奔波,浔河终于扑进了白马湖的怀抱。与我想象的不同,没有波澜壮阔的激烈,而是十分平缓、温存、低调。白马湖以那宽广的胸怀包容着一切,接纳着一切。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如今浔河两岸变了又变,正以她美丽的身姿慢慢地展现在世人面前。风景在这儿不仅仅是自然的注解,更融入了洪泽人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我坚信未来可期,一切美好如约而至,我真的还想再活100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