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至7月14日 洪泽进入噪声管理“严控期” 所有可能产生噪声污染的单位和个人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严格遵守以下规定
(一)禁止建设工程在考生午休时间(12:00-14:00)、晚自习及休息时间(晚19:00至次日7:00)两个时段内进行施工作业;7月5日至7月14日期间实行全天禁止施工作业。
(二) 禁止有挖掘、拆除、运送渣土等产生噪声污染的工程作业。
(三) 禁止商业经营性活动使用高音广播喇叭;禁止商店(超市)使用高音广播或采用其他发出高噪声的方法招揽顾客。
(四) 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机械切割钢材、铝合金等金属材料作业和机械加工石材、木材等非金属材料作业。
(五) 禁止在室内、外从事可能出现噪声扰民的娱乐、集会和体育锻炼等活动。
(六) 所有机动车辆必须遵守市区禁鸣喇叭的规定。
(七) 严格控制室内装修以运输,夜间(晚19:00至次日7:00)和午休时间不得进行产生环境噪声的装修和运输装卸作业。
(八) 敏感区域内露天烧烤店、啤酒摊点、夜市及其他餐饮业的经营活动禁止在(12:00至15:00和22:00后)产生噪音污染。
噪声举报 公安部门 主要负责管理“交通类”和“社会生活类”的噪声。比如机动车辆未按规定鸣号、擅自使用高音喇叭或者其他音响器材造成社会生活噪声污染、在已交付使用的居民住宅楼进行室内装修活动等噪音问题;
环保部门
主要管理工业企业、文化娱乐经营场所边界噪声超标扰民等噪声问题;
城管部门
主要负责管理打桩等建筑工地施工的噪声。
遇到各类噪音 市民均可以拨打 110或者12345 或者环保部门12369 进行反映
高考时间 中考时间 今年我市将有2.48万学生参加高考 5.79万学生参加中考 目前 淮安市已经开启 中高考“护航模式” 考生6月30日起不得离淮 疫情防控工作是今年各项工作的重点内容,也是中高考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地各中高考相关单位将按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国家教育考试组考防疫工作指导意见》要求,实现全员全方位全链条闭环管控,并将在每个考点安排1名卫生健康或疾控方面的专业人员,负责疫情防控工作和突发事件处置。 考生和考务人员的健康监测,是中高考期间疫情防控工作关注的重点,对有潜在风险的人员将进行核酸检测。考前3天,招考机构将会同卫生健康部门筛查所有考生的健康状态数据,身体状况异常的须经专业评估,综合研判是否具备考试条件。考务人员考前3天内有发热症状的不得参与考试工作。考前1天和考试期间,所有考点、考场每天进行2次全覆盖消毒。此外,各学校都进行了防疫措施、安检程序、个人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培训。所有考生自6月30日起原则上一律不得离淮,而且要尽量避免接触由外地来淮、返淮人员。 绝不姑息违纪舞弊行为 试卷试题安全是考试安全的第一要务。我市将采取人技联防、一岗多控等方式加强对试卷保管、领取、分发、回收等过程的监管,对试卷进行实时、全方位监控,避免因个别人员的失误、违规酿成事故。在考风考纪方面,将选派责任心强、敢于坚持原则、业务能力强的教师担任监考员、阅卷员,并做到不参加培训一律不上岗、不明确职责一律不上岗、不掌握规则一律不上岗。 为严防违法“助考”行为,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将各司其职,打击各种作弊手段。市考试院将在实地巡查的同时,发挥视频监控系统作用,加大对各考区、考点的网上巡查力度。纪检监察部门将加强对考试工作的监督检查,对违纪舞弊行为一查到底、决不姑息,触犯法律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打造“清凉考场” 中高考期间,气温较高,孩子能否适应炎热的天气,是很多家长担心的问题。为给考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考试环境,我市打造中高考“清凉考场”,所有考点在6月30日前完成空调安装、检修、维护工作。 住建、生态环境、城管等部门将在考前开展净化考点周边环境专项行动,严防噪声、扬尘等环境污染,加强对餐饮业、食品摊点的卫生监管。公安部门在考生住地和考点加强安全警备,交通部门会同交警做好考试期间车辆的出行管理,卫健部门安排专人负责考试救护值班,市政府办协调气象部门做好专题气象服务。同时,发动社会爱心力量,开展“爱心送考”“爱心助考”等活动。 第一责任人“三到位” 为保证中高考的平安平稳,我市要求由各县区分管领导担任本地中高考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确保工作布置、检查落实、监督指导“三到位”。各地认真开展涉考隐患和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解决,把突发事件解决在萌芽状态。 今年中高考的相关招生政策,将由权威部门通过媒体进行及时、准确、全面的传播。对发布不实信息和网络谣言的行为,相关部门将进行严肃查处。
希望各位考生沉着应考 预祝大家金榜题名 来源:淮安市人民政府网站、无线淮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