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烈士不再无名”寻访活动时隔12年再获突破:今天,寻访组在宿迁市泗阳县新发现1名刘老庄八十二烈士成员——高后荣烈士。 1943年3月18日,新四军三师七旅十九团二营四连在刘老庄与千余日伪军遭遇。从拂晓到黄昏,82位勇士成功打退敌人多次进攻,终因敌我力量悬殊,在毙敌170余人、伤敌200余人后全部壮烈殉国。战后,四连重建,被命名为“刘老庄连”。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称赞“刘老庄连”。今年9月3日,“刘老庄连”战旗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人民检阅。 四连在战斗中销毁了所有文件资料,战后虽经多方回忆,也仅留下17位烈士的英名。2011年,《淮安日报》启动“只为烈士不再无名”寻访活动,寻访组当年新发现9名八十二烈士成员。2013年又找到1名,有名有姓的八十二烈士成员增至27人。此后,寻访活动持续进行,但因年深日久,线索稀少,已12年没有突破。 近日,泗阳县文史研究者王前伟在社交媒体发布信息,称该县郑窦村的高后荣是刘老庄八十二烈士成员。寻访组联系王前伟后得知,上述信息出自泗阳县委党史办2004年编写的《泗阳县英烈事迹选编》。书中记载:“高后荣,男,一九二七年出生,郑窦村人。一九四二年参加革命,三师七旅十九团战士,一九四三年在淮阴县刘老庄战斗中牺牲。” 9月29日上午,寻访组在泗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查到高后荣烈士的权威信息。这些信息与王前伟提供的情况完全吻合,还提到高后荣烈士系1988年追认,曾用名高厚荣。 宿迁市新四军研究会常务理事赵殿祥提供了宿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2021年编印的《宿迁市烈士英名录》,其中也明确记载高后荣1943年在刘老庄因战牺牲。 高后荣烈士的家乡郑窦村现名爱园镇红豆村。寻访组在该村高庄组了解到,庄上很多老人都知道高后荣参军不久就牺牲了。74岁的高后峰说,高后荣乳名小毛子,当年和庄上的高后英同时参军,高后英回村后告诉族人,高后荣在刘老庄战斗中牺牲了。 “父亲在世时常提起二爷,人老实,头脑好使,想逮什么雀儿,就一定能逮到。”高后荣烈士的侄儿高尚说,高后荣是他父亲的亲弟弟,参军时才十五六岁。高后荣牺牲后,家里每月都领到抚恤金,直至1977年爷爷去世。 淮安市委党史工办在鉴定相关资料后认为,高后荣烈士属于刘老庄八十二烈士成员。 “找到二爷的牺牲地,终于了了全家人的心愿。”高尚说,他和家人将到八十二烈士陵园为亲人高后荣和他的战友扫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