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论坛

  • 网站客服:0517-87228198
  • 合作热线:13915154595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238|回复: 5

[诗中洪泽湖] 7.5《历代诗家词人眼中的淮河七彩印象》(五)

[复制链接]

30

主题

30

帖子

1528

积分

六年级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28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IANA 保留地址
【诗中洪泽湖】第30期
7.5《历代诗家词人眼中的淮河七彩印象》(五)
这是一条紫色河流:亲友情谊在这里抒发
孙玉清

        编者语 中华名湖洪泽湖,邗沟西道白马湖,世界遗产高家堰,运河节点张福河,国际工程古灌区,悟空故乡在龟山,道教圣地老子山……这里就是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因全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而得名的洪泽,古迹众多,目前怀抱三处世界遗产,即洪泽湖大堤、张福河两处世界文化遗产和洪泽古灌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而其所拥有的洪泽湖文化,更是折射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渊远流长,底蕴深厚,博大精深。现在,淮安市洪泽区运河(淮河)文化研究中心与洪泽论坛联合开设《溯源洪泽》栏目,并设置系列子栏目,特邀洪泽地方文史专家解读洪泽湖文化,旨在增强文化自信,让洪泽湖文化得到进一步发扬传承,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鼓舞凝聚人心,全身心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子栏目《诗中洪泽湖》主要以历代诗家词人所写的洪泽湖诗词来分析解读洪泽湖文化。本次,撰稿人孙玉清分“这是一条金色河流:皇舟官船在这里来往、这是一条蓝色河流:复杂情感在这里释怀、这是一条红色河流:民族脊梁在这里挺起、这是一条绿色河流:旖旎风光在这里怡人、这是一条紫色河流:亲友情谊在这里抒发、这是一条橙色河流:百姓生活在这里绽放、这是一条灰色河流:自然灾害在这里殃民”等七个部分,帮助领会其所撰写的《历代诗家词人眼中的淮河七彩印象》这篇文章,本期解读其中的第五部分《这是一条紫色河流:亲友情谊在这里抒发》。

        淮河,古称淮水,位于长江与黄河之间,与长江、黄河、济水并称“四渎”,当代已被列为我国七大江河之一,发源于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山区,由西向东,现在流经湖北、河南、安徽、江苏4省,其干流在江苏省扬州市三江营入长江,全长约1000公里,流域面积约为27万平方公里。
        从远古一路走来,淮河通过它那巨大的动脉流和千万条支流,以及星罗棋布的湖泊,一方面用生命之水去浇灌了这片土地,使之孕育出一簇簇人类文明之花,留下了众多的风景名胜、人文佳话;另一方面又给两岸人民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并留下许多治水的传说。历代诗词人徜徉在这条河流上,一幅幅看不完的画卷,留下了七彩淮河的印象:金色的皇家舟船来往,蓝色的爱恨情感释怀,红色的民族脊梁挺起,绿色的旖旎风光怡人,紫色的亲友情谊抒发,橙色的百姓生活绽放,灰色的自然灾害殃民。
微信图片_20250429085045.jpg
        淮河,见证了无数离别与重逢。这又是一个清晨,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淮河上,微风拂过树梢,带来一丝丝凉意。而在这美好的时刻,诗人与家人、亲友相聚和不得不别离,踏上各自的人生旅程。在这条代表着深情紫色的河流上,亲友情谊在这里抒发。
这份亲情永存
        在淮河港湾, 这里最温暖,有家人在侧, 心安如磐,这份亲情永存。
父子情深似海
        南宋诗人陆游壮志未酬,无人理解他心中的苦闷,待在淮河边,只有儿子子虡相伴。当儿子半夜将淮上地图给他看时,便写了这首诗《夜观子虡所得淮上地图》,更加燃起报国情:
闭置空斋清夜徂,时闻水鸟暗相呼。
胡尘漫漫连淮颍,泪尽灯前看地图。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陆游在深夜静坐于空斋之中,周围只有水鸟的低鸣声陪伴。他心中充满了忧虑,因为眼前的地图显示出胡尘弥漫,淮河与颍水之间的地区正遭受战乱的侵扰。诗人面对地图,眼含热泪,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关切和无尽的哀痛。整首诗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兄弟情同手足
        熙宁四年(1071年)六月,北宋诗人苏轼被谗外放,以太常博士直史馆出任杭州通判。他七月离开汴京,沿蔡河舟行东南赴陈州,历颍州。十月,他出颍口,入淮水,折而东行,至寿州,过濠州、临淮、泗州,渡洪泽湖,又沿运河折而东南行,经楚州、山阳,抵扬州,渡江至润州、苏州,以十一月二十八日到杭州通判任,赴杭途中由颍入淮时写下了《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一诗:
我行日夜向江海,枫叶芦花秋兴长。
长淮忽迷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昂。
寿州已见白石塔,短棹未转黄茅冈。
波平风软望不到,故人久立烟苍茫。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旅途生活的真实感受,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北宋诗人弟弟苏辙同行,面对同样的景色,和哥哥苏轼诗而写出《次韵子瞻初出颍口见淮山》一诗:
清淮此日见沧浪,始觉南来道路长。
窗转山光时隐见,船知水力故轩昂。
白鱼受钓收寒玉,红稻堆场列远冈。
波浪连天东近海,乘桴直恐渐茫茫。
        整首诗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旅途中的感受和心情。
缘爱情至难离
        由于被贬,北宋情圣诗人秦观不想情深特别的侍妾朝华跟着自己受苦,便提出分手,临别时写下《遣朝华》一诗:
夜雾茫茫晓柝悲,玉人挥手断肠时。
不须重向灯前泣,百岁终当一别离。
        可没想到这位痴情的女子又回来了还是执意跟着他。在淮河龟山寺,秦观无奈之下只好写下《再遣朝华》一诗,表示不愿心爱之人跟着自己受苦,显示出他的缘爱:
玉人前去却重来,此度分携更不回。
肠断龟山离别处,夕阳孤塔自崔嵬。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情而凄美的画面。诗人以“玉人”喻指心爱之人,她曾经离去却又返回,这短暂的重逢让诗人感到格外珍贵。然而,这次分别可能是永久的诀别,让人心生悲凉,诗人的心肠为之断裂,表达了离别的痛苦。
这份友情永在
        在淮河两岸,没有不散的宴席,与好友在一起,总有分别时,这份友情永在。
寄居赞美奉献
        唐朝诗人陆龟蒙寄居在淮南的好友郑宝书记家中,目睹了他的品行,写下了《寄淮南郑宝书记》一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赞赏:
记室千年翰墨孤,唯君才学似应徐。
五丁驱得神功尽,二酉搜来秘检疏。
炀帝帆樯留泽国,淮王笺奏入班书。
清词醉草无因见,但钓寒江半尺鲈。
微信图片_20250429085051.jpg
        诗人以“记室”开篇,那里承载着数千年的文化和翰墨气息,认为只有郑宝书记才能与之匹配,这是对郑宝书记才学的极高评价。
        而明朝诗人茅大方寄居在淮安守将梅都尉府上时,每天见到忙碌关注幽燕地区战事的的梅都尉,便写下了《寄淮安守将梅都尉》这首诗,表达对梅都尉的深深敬意:
幽燕消息近如何,控扼长淮节镇多。
纵使火龙蟠地轴,莫教铁骑过天河。
关中馈运萧丞相,海上楼船路伏波。
老我不才无补报,西风一度一悲歌。
        诗人借历史上萧何和路伏波的典故,赞誉梅都尉如同古代名臣一样,保障着物资供应和海上的军事行动。
赠言祝福向上
        唐朝诗人白居易在看望好友郭使君时看到他深受当地百姓爱戴时,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赠楚州郭使君》:
淮水东南第一州,山围雉堞月当楼。
黄金印绶悬腰底,白雪歌诗落笔头。
笑看儿童骑竹马,醉携宾客上仙舟。
当家美事堆身上,何啻林宗与细侯。
        诗中,描绘了楚州的美景和使君的荣耀,以“林宗与细侯”来赞扬郭使君在楚州任刺史受到当地百姓的欢迎,表达了诗人对郭使君的由衷祝福。
        明朝诗人包节,在临淮遇到大雪,将一首诗《临淮遇雪赠刘渐斋侍御谪居》赠送给谪居在此的好友刘渐斋:
白简彤庭几抗章,一麾铜墨便为郎。
关门变柳犹飞雪,县郭无花只避霜。
云接楚山聊隐吏,地临淮海旧兴王。
可应禁闼违长孺,帝念中都是沛乡。
        刘渐斋在朝廷上曾多次直言进谏,后因贬谪而离开繁华之地,成为地方官员,尽管职位不高,但依然坚守职责。在诗中,诗人还祝福刘渐斋未来可期。
送行珍惜离别
        唐朝诗人王昌龄《送郭司仓》:
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
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的场景和情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来表达诗人对主人留恋之心。诗篇直接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而这份美好却只留给主人,传递了诗人对离别场合的无限留恋。主人虽然离开,但那颗心还系于此地,明亮的月光如同良家仆人的随从一样,默默陪伴,但季节变迁中那种情感无法挽留。
        而宋朝诗人黎廷瑞的《送友游淮》:
君行不少住,明日是清明。
驿路垂杨暗,淮河新水平。
天晴纡野兴,地逈畅离情。
故友如相问,深山戴笠耕。
        这首诗以清明节和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离别和友情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思考和对友情的珍惜。诗词意境优美,情感真挚,体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和人情的细腻感悟。
这份真情永记
        在淮河之滨,一些好友暂时不在身边,但他们的音容笑貌一直浮现在眼前,这份真情永记。
感谢淮白送情
        南宋诗人王遂收到好友赵庐州送来的一条白鱼后,有感而发,写下了《谢赵庐州送淮白》一诗:
淮源千古贯中州,南北分来九十秋。
欲放此鳞归纵壑,要留佳瑞入王舟。
        诗中,诗人用一条淮河,暗示山河残破。他掐指一算,距离宋金议和已经过去90年了,北方失地还是未能收复。于是,他感谢赵庐州送来了的这条淮河白鱼,没想着怎么吃,反而想要将鱼放生,以祈求祥瑞。诗人希望和赵庐州可以并肩作战,为南宋朝廷出力,收复河山。
        而好友刘公实专门安排用淮白鱼款待南宋诗人蔡戡全家,诗人欣喜写下这首诗《刘公实以淮白为饷喜而作诗》,以表示深深的谢意:
食指朝来应吉占,淮鱼远寄喜开奁。
肥鲜正自资糟粕,甘美何劳佐酪盐。
未信鹿头堪并进,定知熊掌不能兼。
慈闱一笑尝珍味,留与儿童例属餍。
        在诗中,母亲笑着尝着这珍奇贵重的食物,毫不例外地全留给孩子们饱足。
展示高尚形象
        宋朝诗人马存为心中的徐先生写了一首诗《长淮谣为徐先生咏》:
长淮之水青如苔,行人但觉心眼开。
湘江岂无水,鱼腹忠魂埋,但见愁云结雨猿声哀。
浙江岂无水,鸱革漂胥骸,但见潮头怒气如山来。
孤臣词客到江上,何以宽心怀。
长淮之水绕楚流,先生家住淮上头。
黄金万斛浴明月,碧玉一片含清秋。
酒花入面歌一曲,淮上百物无闲愁。
        这首诗通过诗人回想起徐先生在淮水边时而哀愁不已时而怒气冲天的场景,认为徐先生的为人像淮水一样的清澈无污。
        而宋朝诗人徐积《寄路倅洪泽阻水二首》:
黄金宫阙紫瑶关,鹓鹭思陪玉笋班。
仙仗好教凫舄去,客槎恰在斗牛闲。
有为义对霜涛涌,无敌诗同铁阵闲。
谁报京师群弟子,先生吏隐鬓毛斑。
莫教容易过龟山,多少人心愿复还。
更有南城黄绶客,但吟西户绿杨闲。
才经浊汴无澄浪,且趁清淮洗醉颜。
安得就公歌一曲,缓吟迟步夕阳湾。
        这组诗通过诗人在洪泽镇阻水时境遇的描写,与好友路倅交流途中所见所闻,展示了诗人对路倅的真挚友情,也暗含了对自身隐逸生活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深邃的人生哲理和对官场的淡然态度。
怀念昔日好友
        在淮阴,唐朝诗人李白想起了好友王宋城,于是写下了《淮阴书怀寄王宋城》一诗,表达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
沙墩至梁苑,二十五长亭。
大舶夹双槽,中流鹅鹳鸣。
云天扫空碧,川岳涵徐清。
飞凫从西来,适与佳兴并。
眷言王乔舄,婉恋故人情。
复此亲懿会,而增交道荣。
沿回且不定,飘忽怅徂征。
暝投淮阴宿,欣得漂母迎。
斗酒烹黄鸡,一餐感素诚。
予为楚壮士,不是鲁诸生。
有德必报之,千金耻为轻。
缅书羁孤意,远寄棹歌声。
        而明朝诗人筠隐遂在冬天经过淮河时,想起了好友了能,便写下了诗篇《冬日淮上怀了能》:
        冻断黄河与月河,行人马上带冰过。
        惟君生得梅花骨,独占江南暧日多。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淮上的景象,通过对比北方的严寒与南方的温暖,将了能比作拥有梅花般坚韧不屈精神的人,表达了对了能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的颂扬。
c185086e67672d1b8724fa29dd04537.jpg

        撰稿人孙玉清: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人,淮安市政协、洪泽区政协特聘文史研究员,淮安市大运河文化研究会洪泽区运河(淮河)文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淮安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洪泽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特聘研究员。
《溯源洪泽》编辑部
总  编:夏宝国
副总编:张敏 王海洋 孙玉清 蒋厚健
主办:淮安市洪泽区运河(淮河)文化研究中心 洪泽论坛
出品:洪泽湖大禹诗词研究工作室

1545

主题

3万

帖子

34万

积分

教授

Rank: 21Rank: 21Rank: 21

积分
345931
发表于 4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东省青岛市 移动
发表于 4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电信

31

主题

1万

帖子

14万

积分

研究生

Rank: 18Rank: 18

积分
145123
发表于 4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淮安市 电信

17

主题

1万

帖子

15万

积分

硕士

Rank: 19Rank: 19Rank: 19

积分
151816
发表于 4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淮安市 电信

7

主题

1185

帖子

12万

积分

研究生

Rank: 18Rank: 18

积分
126291
发表于 4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移动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