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铃铃……”上午9点15分,洪泽城南实验小学的课间铃声准时响起,五年级学生李明与同学们迫不及待地冲出教室,走廊上瞬间活跃起他们跳绳的身影。“以前课间只有10分钟,太短了,现在15分钟的课间让我们有了充分放松的时间!”李明满脸兴奋地说道。 2025年春季学期,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2·15专项行动”的通知》,明确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并将课间活动时间延长至15分钟。区教体局全力推行这一举措,让校园焕发出更多的生机与活力。 课间15分钟:从沉寂到欢腾 “回想起以前的课间,学生们大多选择留在教室里写作业,出去活动的较少。”洪泽城南实验小学教师程婷媛回忆道,“现在,一切都不同了。15分钟的自由活动时间,让孩子们有了释放天性的舞台,跳绳、足球、健身操……校园里处处洋溢着欢声笑语。” 记者见证了课间15分钟的充分利用。低年级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兴高采烈地参与足球射门比赛;高年级学生则兴致勃勃地加入了篮球兴趣小组活动。此外,学校还精心设计了名为“希望风帆”的团体操,伴随着欢快的音乐节奏,学生们动作整齐划一,展现出蓬勃的青春朝气和活力。 “课间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放松了身心,更明显提高了课堂效率,学习更加专注高效。”程婷媛老师进一步表示。 每天2小时体育活动:从试点到普及 除了课间15分钟的变化,每天不少于2小时的综合体育活动也成为校园的新风尚。洪泽第二实验小学率先试点“每天两次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课”,课程内容丰富多彩,寓教于乐。 在该校,新的课间安排已全面铺开。“我们致力于让学生在趣味游戏、益智玩具、棋类以及多种活动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洪泽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陈红叶介绍道,“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探索更多富有创意和趣味性的课间活动。” 每天的大课间活动精彩纷呈,广播体操、八段锦、韵律操等依次上演,既锻炼了身体,又传承了中华文化。此外,班级自行组织的跳绳、篮球、足球等活动也让学生们在汗水中尽享运动的乐趣,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洪泽第二实验小学学生陶子轩兴奋地说:“现在课间我有更多时间和同学们一起玩耍了,刚才我还和同学们比赛魔方呢,真是太有趣了!” 多方共赢:学生、家长、教师齐点赞 “孩子现在回家后变得更加活泼开朗了,周末还主动拉着我们一起去打羽毛球,身体素质比以前好多了。”洪泽城南实验小学的一位学生家长对这项政策赞不绝口。
老师们同样感受到了政策带来的积极影响。“学生们的专注力和学习效率都有了明显提高,课堂氛围也更加活跃了。”洪泽外国语中学语文老师王庆月感慨地说道。
为确保每天不少于2小时综合体育活动的有效落实,区教体局通过“区管校聘”机制调配专业体育教师,并组织开展跨校教研培训活动,不断提升体育教学质量。区教体局教育科负责人表示:“我们将进一步强化督导机制,确保政策不打折扣地执行。同时,我们还计划引入社会资源,进一步丰富课程内容。”
转载来源:洪泽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