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2-5-4 15:39: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省盐城市 电信
玉禁步|以前只有皇室女性才有资格佩戴,如今广泛流行于汉服圈

在古代有这么一句话,君子无故,玉不去身。意思是说,君子除非出现特殊情况,否则不会摘掉身上的玉石。
可见,玉石已不再是作为一种饰品的存在,而逐渐成为了古人的人生信条。
玉石的洁白象征着人高尚的品行,以玉傍身,时刻提醒自己是否有逾越道德的行为。
君子戴玉,并不是说在显摆身份,或是追求个性,而是一种明志行为。证明自己是一个有品行的人,不愿意与一些蝇营狗苟同流合污。
以前,都是男子在身上佩玉,到了明朝就有所不同,女子也可以佩戴,称之为”组玉佩“.同时,也有另外一个高雅的名字“禁步”。

与男子佩玉比德不同的是,女子佩戴禁步则完全是贵族行为,而且只有皇室女子才有资格佩戴。
过去,社会对女子的礼性要求比较多,贵族家庭,更是如此,举手投足之间都是礼法和规矩。
禁步,最初就是为了限制女子, 行为过于“豪放”,而设计出来的。因为女子走路过快,步子迈的太大,裙摆岔开,看起来很不优雅,有损家族威仪,
而在腰间戴上“禁步”之后,走路的时候,玉石之间相互碰撞,发出清脆的声音,如果动作过快,声音就显得十分急促,“顽皮”的女子就知道自己的行为很不得体,马上就会调整步伐,不至于在宾客面前失了礼仪。

同时,在另外一方面,女子戴上“禁步”会起到一个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效果,侍从听到了声音,就会赶紧出来接待,不会失了礼节。
目前,保存最好最精致的,当属湖北省博物馆典藏的明朝梁王妃玉禁步。
梁庄王是明仁宗第九个儿子,但是早早折寿,且膝下无子,只有两个女儿。梁王死的时候,王妃十分伤心,想要跟着殉情,宗室的人没办法,害怕王妃突然有一天想不开,向皇帝求情。于是皇帝下旨,命令她好好生活,抚养两个女儿长大,这副玉禁足也是当时皇帝赏赐给王妃的。

明朝 梁庄王妃玉禁步,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就这样,王妃独自抚养着两个女儿过了十七年,最终也病逝了,与梁王合葬在一起。因为膝下无子,所以将全部家产用于陪葬, 因此这座陵墓珠宝堆积成山。
直到2001年考古专家挖掘了这座陵墓,在里面发现了皇帝赏赐给王妃的玉禁步。其长达60厘米,由珍珠玉石组成,上面纹有”巨蟒“,也是目前发现为数不多,保存完善的禁步。

禁步,从一开始就属于皇家贵族的饰品,体现皇室的优雅与端庄,极具艺术审美价值。
直到现在,这种影响力也持续存在,常见于影视剧和汉服圈。
一块玉禁步,通常成为一身搭配中的点睛之笔。只有拥有玉禁步的汉服,才算得上是顶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