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警方通报:一个假冒商家、警察、律师、法官等多重身份,进行连环诈骗的犯罪嫌疑人黄某归案。南京23岁的职场新人小陈,就深陷在嫌犯黄某策划和实施的“剧本杀”中,损失了8万多元。 低价诱饵层层加码 买卖骗局初现端倪 该案因今年2月18日,被害人小陈报警案发。小陈称,2024年4月,他在抖音上认识了一名自称售卖九成新ipad pro的人,在陆续被对方骗走了19106元货款及刷单费用后,因担心对自己的个人前途有影响,没有报警。 骗子将骗来的资金挥霍一空后,竟然再次联系了小陈…… 沉寂半年换装重袭 假扮“公检法”再割“韭菜” 时隔半年后,2024年11月19日,一个自称为“西街派出所”的微信号,突然私信小陈,称可帮他追回被骗款项。 小陈说:“叫我配合他调查,就说这个是诈骗,叫我去打官司,他可以找人写‘诉讼案’,帮我去处理这个事情。我就打给他钱,花了1万块钱‘律师费’。后面又说给‘律师’包个红包,可能处理会快一点,花了6000多元。 随后,此人以所谓法院诉讼费、远程开庭视频费、强制执行费、税费、通融费等各种名头,让小陈转账共计近3万元。当小陈把钱转给对方后,对方又有了新话术。 小陈说:“说被骗的钱到他们的‘公安局’里面去了,他的同事可以帮我处理这个事情,给他的同事2400多元。” 2025年2月,当“律师”再次要求支付相关费用时,已近破产的小陈终于把情况告诉了家人,家人立即带他到龙池派出所报警求助。 警方千里追凶揭穿“三幕剧” 追赃挽损敲响警钟 今年3月25日,南京警方赴广西北海,将犯罪嫌疑人黄某抓获,黄某供认:他从2024年4月起,一人分饰多角,在10个月内,共诈骗小陈82419元。目前,警方已帮小陈挽损3万多元,黄某因涉嫌诈骗罪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办理中。 警方提醒 公检法等机关不会采取电话、短信、微信、QQ等形式办案,更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验资账户”等,绝不会要求涉案人员转账汇款。广大市民务必提高警惕,如遇诈骗,请第一时间拨打报警电话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