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善润稻田 劳育童心 ——淮安市洪泽湖实验小学六年级开展劳动实践活动 金秋时节,稻浪翻滚,硕果飘香。为引导学生走出课堂、亲近自然,在劳动中感悟农耕文化,体会粮食来之不易,11月18日下午,淮安市洪泽湖实验小学组织六年级全体学生走进当地农田,开展“善润稻田,劳育童心” 主题劳动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收获知识与成长。 洪泽区高良涧镇浔河社区党支部韦书记对参与“捡拾稻穗”活动的师生及家长表示欢迎,称稻田是承载劳动意义的课堂,凝结着耕耘艰辛与对土地的敬畏。他希望同学们通过实践体悟劳动价值,将珍惜粮食、热爱劳动的观念深植于心。
田埂上,种田大户管玉章带来了农耕知识分享,他从种植面积、水稻品种、种植周期、收割方式到年均亩产量,一一详细介绍,让大家对水稻种植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为了让同学们感受传统农耕方式的魅力,一位学生家长现场示范起镰刀割水稻的技巧。只见她手握镰刀,沉稳下弯,刀刃贴近稻根斜向发力,金黄的稻穗便应声倒地,整套动作熟练利落。 最让同学们兴奋的是观看收割机收割水稻的场景。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大型联合收割机缓缓驶入稻田,只见它一边向前行驶,一边将水稻卷入机身,经过脱粒、清选等一系列工序,金黄的稻谷直接被送入收割机的粮箱,而秸秆则被粉碎后还田。不到半小时,一大片稻田就收割完毕。同学们围在田边,目不转睛地看着收割机作业,不时发出阵阵惊叹。“太神奇了!以前只在课本上见过收割机,今天亲眼看到它一下子就能收割这么多水稻,科技的力量太强大了!” 一位同学兴奋地说道。 活动最后,经验丰富的老农民为同学们详细讲解了水稻的种植知识。从选种的技巧、育秧的温度控制,到插秧的密度、田间管理的注意事项,老农民结合自己多年的种植经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同学们进行了全面讲解。“水稻种植是个精细活,从一粒种子到成熟的稻谷,需要经过几个月的精心照料,期间要经历风吹日晒、病虫害侵袭,所以大家一定要珍惜粮食,杜绝浪费。” 老农民的话语朴实而深刻,让同学们深受触动。 此次劳动实践活动,让同学们走出了课堂,走进了农田,不仅直观地了解了水稻的种植过程,感受到了传统农耕文化的魅力和现代农耕技术的进步,更在劳动中体会到了农民的辛勤付出,培养了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 供稿|桂 莹 一审|詹德威 二审|黄 中 三审|康 克 编辑发布|朱敏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