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载明了公民个人的基本信息,对我们每个人而言都至关重要。尤其是不能随意出借自己的身份证,以防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昨天,淮安经开区法院就判决了一起劳务纠纷案件,案件的被告李女士因为将身份证借给朋友注册公司,意外卷入欠薪纠纷,最终为自己招来了万元债务。 2023年12月,李女士应好友朱某的请求,将自己的身份证借给对方,用于办理营业执照,对工商注册完全不懂的她竟欣然接受。 被告 李女士 说用一下我的身份证,去注册个营业执照。我人也没有去,我就在家里面,然后让我报一下身份证号,后来让我在手机上远程签了个字。 就这样,在朱某的一顿操作下,一个新的医疗公司悄然成立。虽然公司的实际负责人是朱某,可在营业执照信息的法定代表人一栏里填写的却是李女士的名字。后来因为经营不善,这个医疗公司开始陆续出现财务纠纷。直到欠薪员工起诉到法院,李女士这才发现,自己居然成为了这家企业的挂名法人。庭审中,法官表示,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工商登记具有公示公信效力,挂名法人需对外承担责任。法院以此判令,李女士承担原告相关工资款的偿还责任。 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 人民法院清算与破产庭法官 张大鹏 本案给所有公民敲响了警钟。我们提醒大家:出借身份信息可能涉及洗钱、偷税漏税等刑事风险,即使不知情,也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还将面临限高、失信等惩戒措施。 一张薄薄的身份证,承载着厚重的法律责任。在这里我们再次提醒大家:人情往来应有法律底线,面对他人借用身份证件的要求时,务必守住“不出借”的底线。
转载来源:淮安人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