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11-9 17:3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江苏省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环境不错,工资待遇也不低,还给缴纳五险一金。”说起现在的工作和生活,今年50岁的白马湖退捕渔民卞恒军乐开了花。今年9月,卞恒军第一时间签订了退捕协议。在当地人社部门的帮助下,顺利在中粮集团旗下的中稳农业有限公司找到了称心如意的工作。
今年以来,江苏淮安市积极落实国家、省、市关于长江流域重点水域退捕渔民转产转业工作要求,开展集中攻坚行动,加快完善社保安置保障措施,帮助退捕渔民就业创业,安心“上岸”。

技能培训 挺起上岸渔民就业脊梁
日前,洪泽区老子山镇退捕渔民培训班开班,当地近百名上岸渔民在为期三天的时间里,参加了创业理念、淡水养殖技术等培训,既开拓了眼界,也提升了技能。“没想到一上岸,政府就给我们送来了‘及时雨’,就业求职有了底气。”洪泽区老子山镇渔民黄兰富说。
为做好退捕渔民上岸后的就业帮扶工作,淮安市各地人社部门通过实地走访和数据统计,掌握辖区内上岸渔民的技能状况和就业技能培训需求,有针对性地为上岸渔民举办了多场免费的技能培训,切实提高他们的就业技能,为渔民转产就业打好基础,解决上岸渔民的后顾之忧。

送岗上门 方便上岸渔民就近入职
“太方便了,在家门口就找到了合适的工作。”日前,在金湖县人社局组织的“送政策、送技能、送岗位”进渔村活动现场,上岸渔民周荣清应聘到日新劳保企业上班,实现了从渔民到员工的转变。
为强化转产就业率,推动有劳动能力的渔民实现就业,淮安市坚持因事择人、人岗相适,真正让渔民上岸有出路、就业有门路。针对退捕渔民年龄层次、就业技能等不同特点,挖掘一批渔业企业、种养殖场吸纳退捕渔民就业,强化精准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已举办针对退捕渔民的专场招聘37场,提供岗位4000多个。

政策兜底 助力上岸渔民托底安置
为保障年龄大、长期未就业的退捕渔民实现转产就业,打通禁捕退捕工作“最后一公里”,淮安市印发《市人社系统长江流域禁捕退捕渔民就业安置和社会保障攻坚工作专班工作方案》,对符合条件的城镇就业退捕渔民按规定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不符合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按规定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被认定为就业困难人员的,提供“一对一”援助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退捕渔民参与公益性岗位。
截至目前,淮安上岸渔民已形成产业安置、务工安置、公益性安置多元并举的工作格局,全市水生生物保护区2567名退捕渔民中,转产就业率达97.16%。“下一步,我们人社部门将进一步优化工作举措,继续做好就业服务,依靠党委政府,建立健全镇村干部包户、部门干部包村的工作责任体系,将退捕渔民纳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免费培训范围,对自主创业的退捕渔民,落实富民创业担保贴息贷款、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场地租金补贴等扶持政策。” 淮安市人社局党委书记、局长曹曙春说。
|
|